在追求“混搭”和“跨界”的今天,混合所有制就是一种“混搭”的形式。
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顶层设计出炉。201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明确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指在国有控股的企业中加入民间(非官方)的资本,使得国企变成多方持股,但还是国家控股主导的企业来参与市场竞争。目的是为了让国企在改革中能够增加竞争力和活力,为企业打造一个符合现代企业治理的有竞争力,能够培养竞争力和创新力的治理体系。
混合所有制是促进国有企业角色转变的一把钥匙。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企业管理分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和资本管理三个层次,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看,以资本运营为核心的资本管理是最有效率的企业管理环节,发展混合所有制有利于推进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由“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国家可以通过少量的国有资本利用“杠杆”操作大量社会资产,使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不偏离于整体社会经济目标,同时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混合所有制改变了国有企业仅仅作为单一国有经济利益载体的格局,为实现政企分开创造了产权条件。因为政府作为国有企业唯一的投资主体和利益主体,不可能不关心所投资本回报,在企业内部不存在其他利益主体与之制衡的情况下,政府干预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也就成为必然,同时国有企业也希望政府给予诸多便利,承担原本企业承担责任。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国有企业竞争力提高,因为企业做强、做大,一靠自身“滚雪球”发展,二靠联合兼并,而单一的所有制形式不能使不同性质的所有权相互兼容,混合所有制为国有企业走对外联合兼并道路提供了发展方向。
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须树立正确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理念。一是各方主体应树立和谐共生和包容性发展理念,追求互利共赢,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明晰产权关系,切实让不同产权权益得到平等保护,达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二是政府部门应树立企业是市场主体的理念,做到“三分开”: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实现“三转变”:从管资产、管企业向管资本、管产权转变,从重实物形态资产经营管理向重价值形态资本经营管理转变,从国有经济绝对控股向分层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转变,即适宜独资的就独资、适宜控股的就控股、适宜参股的就参股。三是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借助资本市场,创新金融工具,创新股权融合方式,促进各类资本融合共赢。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混合所有制本身体现了一种包容开放的精神。“开放”,才能成就混合所有制改革;“开放”,才能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或许,这才是“混搭”的魅力。
王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