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朔州摆脱经济连续三年下滑的背后
4月25日,朔州市政府新闻办发布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GDP增长8.1%!比去年同期提高10.2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三项经济指标排名全省第一。
这一组成果令朔州全市干部群众精神振奋:朔州摆脱了经济连续3年下滑、主要经济指标排在全省“摆龙尾”的状况,跻身于全省综合评价体系中上游的第二梯队。
从目前一些先行性指标看,朔州转型升级效应进一步显现,新动能进一步集聚,经济发展将持续稳步前行。
在困难形势下取得的成果来之不易,也愈加珍贵。
8.1%的增长是怎样得来的?
8.1%是朔州市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具体实践的成果
朔州是煤电大市,对煤电依赖过重,产业结构单一,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令该市尝到切肤之痛。该怎么办?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及省委提出的“一个指引、两手硬”重大思路和要求、“五个山西”的治晋理政总方略,让在困境中的朔州找到了方向。
2016年以来,朔州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学习新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一步突出“两大任务”工作主题,在风险挑战中攻坚,在困难逆境中争先,在创新奋进中突破,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
去年,朔州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又在“两大任务”基础上,提出未来五年朔州发展要体现“五个更加突出”、“走出五条新路”,致力解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驱动力、平衡性、协调性、联动性、公平性等一系列问题。
在正确的发展思路引导下,付出就有回报。
在推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该市制订了《朔州市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草拟稿)》以及20个配套实施细则,加大煤炭过剩产能化解力度。2016年,全市地方监管的64座煤矿中,拟参与化解过剩产能煤矿7座,化解过剩产能1560万吨/年。
1-6月份,全市生产原煤7342.9万吨,同比减少1400.9万吨,下降16%。
值得一提的是,朔州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有了明显提升。今年一季度,全市三产占到GDP比重的半壁江山,尤其是非煤产业高于煤炭产业增幅,新型产业增长高于经济增长水平。这得益于朔州市紧紧扭住“经济增长、产业转型、改革突破、民生改善”四个关键,大力发展壮大现有的非煤产业、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产业、文化旅游产业、优质农产品加工产业等。
朔州市的成功实践证明:只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脚踏实地勇于挑战,就能战胜困难。
8.1%是朔州市重视经济发展,科学研判经济形势,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的结果
2014年以来,朔州市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特别是煤炭量价齐跌、经济持续下行,形势严峻。针对这种局面,朔州市召开了多次会议,科学研判当前发展形势,采取有效措施,安排部署工作。
去年8月10日,朔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经济工作推进会,准确把握经济主要呈现的是“难中有为、稳中有忧”的基本态势。强调要持续用力做好煤与非煤“两篇文章”,切实把精力高度集中到加快推动经济稳步向好上来,在加快推进市委、市政府主抓的17项重点工作上求突破。
而且,朔州市每月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重点工程建设调度会、工业经济运行调度会、国属省属企业生产协调会,这四个“调度会”为经济发展叩诊把脉。
今年1月10日,朔州市召开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7年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出经济困难局面的攻坚之年,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深化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工作主线,深刻认识“只有转型才是出路,不转型就无路可走”的重大判断,以思想转型推动发展转型,以观念更新促进工作创新。
朔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一系列重大思想和要求,在分析、研判形势之后,更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落到实处。
为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去年朔州市开展“双二百”集中行动,帮促200个重点工程开工、200个优势企业增效;选派驻县(区)及入企服务干部759名,服务企业241户,共梳理汇总涉及行政审批等4个方面263项企业诉求和问题。
为改变朔州一煤独大、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朔州市支持和鼓励企业向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对获批高新技术企业每家一次性奖励10万元,享受税收减免优惠政策。
为推动工业经济升级,朔州市建立了以创新、孵化、创业为三大目标的科技创新创业园区,积极鼓励推动规上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建立了以企业为主导的“高岭土精细加工”“劣质煤变油”等5个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将研发专利事业发展资金纳入财政预算,2016年仅上半年,该市有效发明专利保有量达141件,这些专利的转换应用,有效地保障了工业经济升级的层次和质量。
朔州市委、市政府综合施策,精准发力,逐步得到了印证。现在,全市经济增长加速,产业转型加温,改革创新加力,稳步向好趋势更加稳定。
久久为功,只争朝夕,朔州市将更加坚定信心,把经济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推动经济稳步向好、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 刘成根 实习记者 崔喜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