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太原新闻

太原:11个市级示范区建设亮点纷呈

  本报太原5月16日讯(记者 王波)为了给辖区群众提供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太原市11个市级示范区及55个区级集中连片示范街区的建设一直在加速推进,各个市级示范区针对辖区各自特点,在不同方面进行提档升级的综合改造,力争7月底前改造完成。这是记者今日从太原市提升办办公室获悉的。
  据介绍,这11个市级示范区分别是:学府公园片区、桃园片区、山医大二院片区、兴华街片区、南屯苑片区、漪汾苑片区、义井片区、高新街片区、龙盛街片区、经园北路片区和不锈钢园区政务大厅街片区。
  按照辖区各自特点,不同片区将进行不同方面的综合改造。具体情况如下:
  学府公园片区,以打造舒适居民区为主。为此,小店区投资4000万元,对坞城西街、坞城中路打通断头路,实施拓宽改造。同时,对示范区27个楼院从拆除私搭乱建、整饰建筑立面等方面开展综合整治。
  桃园片区,以延续古城文化为主。为此,迎泽区投资6100万元,注重秉承延续桃园片区的古城文化,体现历史渊源,为群众打造一个“快蜕变、慢生活”的现代化小区。治理中,按照相关标准全面开展综合整治,6月底基本完成。
  山医大二院片区,以建设特色文化名城为主。为此,杏花岭区投资2000万元,重点整治五条小街巷,包括小东门街、东华门街、教场巷、东城巷、新民北街东段,涉及街道总长度4.16公里,力争将老城区打造成“集三晋文脉与现代气息为一体”的特色文化名城。目前,整治工作已进入招标阶段,公共建筑和商业建筑已按照设计开始整治,6月基本完成。
  兴华街片区,以节能环保升级为主。为此,尖草坪区投资5500万元,采用“清、挡、修、规、改、拆”六种整治方法,提档升级辖区内基础设施。目前,已拆除违建313处、5.6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广告3835块、2.4万平方米;粉饰楼体3.32万平方米,亮化8600平方米。

将于7月底前见到成效


  南屯苑片区,以打造带状绿色景观为主。为此,万柏林区预计投资500万元,形成以西干渠为轴的绿色带状景观,沿岸围绕“健康”和“文化”两个主题,为附近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健康环境和服务设施。同时,还将通过景观设计,彰显太原的历史文化。
  漪汾苑片区,以构建新型生态宜居社区为主。该片区是老旧居民小区,基础设施薄弱,此次主要对道路、住宅、绿化、公建、设施五个方面进行改造,全面提升社区生活配套及人文环境,为群众构建新型生态宜居社区。为此,万柏林区预计前期投资1000万元。目前,完成沿线102个建筑楼体的规划设计,改造项目力争7月底完成。
  义井片区,以整修改造10条道路为主。为此,晋源区预计投资6886.73万元,对义井片区义井南三巷、义井南四巷、义井西街等10条道路进行全面改造,正在进行施工招标。
  除此之外,高新街片区、龙盛街片区、经园北路片区和不锈钢园区政务大厅街片区,则从整治市容环境、改造基础设施、加强日常管理等方面入手,使辖区市容环境、市政设施、城市管理等均实现提档升级,群众出行和生活更加方便、快捷、舒适。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05-16期

  • 第2017-05-15期

  • 第2017-05-14期

  • 第2017-05-13期

  • 第2017-05-12期

  • 第2017-05-11期

  • 第2017-05-10期

  • 第2017-05-09期

  • 第2017-05-08期

  • 第2017-05-0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