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晋城:环境污染问题督办“行动快、效率高”

  

事事有回音 件件有着落


  “督察力度大,小区环境好”。两天前,出门就添“堵”的垃圾被清理得不见了影踪,家住晋城开发区郝匠社区竹园小区的王大妈发出由衷的感慨。近期,随着环保督察力度的不断加大,类似像竹园小区这样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环境问题正在逐一得以整治和改善。
  据了解,自中央环保督查组进驻山西开展督查以来,晋城市对中央环保督查组交办的群众反映涉及环保方面的问题迅速行动,积极督改,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为有效破解环保难题,晋城市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借东风,查问题,严整治。市党政领导多次深入基层一线督察环保问题,全力破解环保难题。认真落实领导包县和包重大环保问题解决责任制。市环保部门更是抽调精兵强将,组成督查组,坚持问题导向,对存在环境污染隐患、群众反映强烈和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和工程项目,精准发力,铁腕治污。
  与此同时,市环保、城管、交警等部门和单位加大联合检查力度,通过不间断、滚动式明察暗访,持续强化环境保护综合督查。
  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接到郝匠社区竹园小区污染问题的督办通知后,立即责成相关部门当即核实,当天整改。出动3台机械70余人,不到两天时间,就把小区周边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进行了全面清理,并且迅速建立健全了垃圾日产、日清长效工作机制,让生活在小区的居民真正体会到政府工作的“雷厉风行”。
  “要求该养鸡场3日内将现存栏成年鸡2100只进行销售处理”。这是晋城市政府网站“中央环保督察边督边改专栏”中公布的处理决定、中央第二环保督查组移交晋城市的群众反映问题情况的办理信息。为督促整改,晋城市把督察组交办问题办理情况及时公布在当地的媒体和政府网站上,接受群众监督。对每一个整改问题都要求,明确责任人、责任单位和时间表、路线图,确保限时整改,不留死角和盲点。对已办结的问题,环保部门还要不定时地进行“回头看”。对环保意识淡薄,整改不力,执法不严的单位和个人从严问责。
  截至5月16日,晋城市接中央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17批群众反映问题,共计88件。已办结64件。正在整改24件;关停取缔问题单位67家,限产停产0家,责令整改17家,立案处罚24家,拟处罚款240.24万元,问责76人。
  在积极办理中央环保督查组交办环保问题的同时,晋城市深入聚焦关键领域,把握关键环节,持续打好“治污降霾、保卫蓝天”攻坚战、丹沁“两河”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土壤环境安全保障攻坚战“三大战役”;持续推进工业污染、减煤压煤、建筑道路扬尘、机动车尾气、餐饮油烟等五大专项整治;加大对丹河、沁河流域涉水工业企业的排查监管;加快城镇、乡镇、村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提标、扩容和建设步伐,强力推进市区10条黑臭水体综合整治;积极开展土壤污染详查工作,加大对化工、焦化、电镀等行业企业污染排放及工业用地监管督查力度。
  环境保护工作中,作为资源大市的晋城市,为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将保护环境、绿色发展融入产业发展、生态绿化和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通过煤制油、煤转肥、煤化工等措施,延长煤炭产业链,继而将资源榨干吃尽。
  在招商引资中,不达环保要求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此举有效推动了富士康、中船重工、司徒小镇等一批高新技术、装备制造和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崛起壮大。
  在生态绿化中,持续发力,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9.2%,位居山西省之首。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8%,绿地率43.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5平方米。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称号。
  在居民生活中,持续加大“气化晋城”力度,加快低碳城市建设步伐,依靠科技创新,驯服曾经被称为“煤矿安全杀手”、也是造成大气污染主要原凶的瓦斯,探索出煤层气抽采、液化、积储、运输等功能,建成了世界最大煤层气开发利用基地。
  目前,晋城市不仅90%以上的出租车实现了“煤改气”。相当一部分工业企业同时也用煤层气取代了燃煤,减少了环境污染,提升了空气质量。市、县、乡、村气化率逐年提高。据市燃气管理处统计数据显示:晋城市区和县城气化率达95%以上,全市用气居民43.7万户,占全市居民户的57.5%,乡镇通气率46%。“煤乡不烧煤”正在成为现实,环境保护不断得以加强和改善。

本报记者 崔振海 通讯员 侯虎胜 张向东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05-17期

  • 第2017-05-16期

  • 第2017-05-15期

  • 第2017-05-14期

  • 第2017-05-13期

  • 第2017-05-12期

  • 第2017-05-11期

  • 第2017-05-10期

  • 第2017-05-09期

  • 第2017-05-0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