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骄阳似火,大地像蒸笼一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6月4日15时20分,长治沁源县供电公司李元巡检班班长田高峰和值班员史华云正在查看线路安全运行台账。突然,田高峰的手机铃声响起。“真是邪门了,每天都是这时候,不会是真的有妖吧。”看着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来电,田高峰苦笑道。“110KV太岳变电站1#母线间接接地,请马上组织检修人员带电巡视,不得登杆。”接通电话后,公司调控中心李师傅的声音急促而宏亮。
接到命令后,田高峰立即带领值班人员史华云、杨帆驾驶抢修车辆沿着线路进发。“连续三天了,每天都是这个时候出现情况,说是故障吧,又不停电,不是故障吧,系统显示有间接接地信号,真是奇怪。”田高峰一边开车,一边和同伴说。
“1#母线带着5条10千伏线路,300多基杆塔,这几天咱们把容易出现故障的地方都查遍了,也没发现故障点,看来是个隐性缺陷,我就不信这个邪,不管是什么妖,今天无论如何都得把它揪出来……”史华云言语间透出一种坚定。他们一边巡视,一边探讨故障情况,不觉已过去50多分钟。
“铃铃铃……”16时15分,田高峰的手机铃声再次响起。“难道又有新情况?”田高峰边接电话边说道。“故障找到啦!”挂断电话后,田高峰一脸欣喜。原来电话是沁河镇供电所梁志斌打来的。当天下午,梁志斌和同事一行3人在10千伏853琴泉线半沟支线李家庄台区排除完低压故障返程途中,发现半沟支线44#杆导线上有亮光闪烁,于是立即停车前往进行确认,走了十几分钟山路,终于到达现场,发现有明显的放电声,梁志斌用望远镜一看,原来是电力线路与通讯线路相邻,天气炎热,导线具有延展性,在高温条件下就会引起距离不足,导致放电。发现故障和故障类型后,他便立即将此情况告知了巡检班班长田高峰。
田高峰和同事们头顶烈日,沿着崎岖的山路向故障点赶去。到达现场后,他们迅速采取停电、验电、挂接地线、安装标示围栏等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后,开始登杆操作。
此时的温度已达34摄氏度,整个大地在太阳的烘烤下翻着热浪。别说干活,就是在户外站一会儿也热得让人难以承受,更别说在十多米的电杆上作业了。田高峰脸上的汗水一道一道地直往下流,史华云的上衣已被汗水浸湿透,杨帆的脸庞被太阳晒得发红……为了缩短停电时间,尽快完成消缺工作,一旁的梁志斌也加入到了现场作业中。他们冒着酷热的天气持续作业,一干就是一个多小时……
下午17时25分,故障处理完毕,恢复送电。
本报记者 张剑雯 通讯员 周伟才 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