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山西日报传媒集团:穿越时空领略历史之美

  • 山西日报传媒集团展区内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山西文明史》很受欢迎。本报记者 王昕 摄

  •   1937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凭借敦煌壁画中的《五台山图》指引,带着中国营造学社的助手踏上了前往山西寻访唐代木结构建筑的旅程,他们找到了寂静深山之中的佛光寺,发现了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佛光寺大殿并不高大,貌似平常,但却被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因为它打破了日本学者的断言: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
      想要穿行在大唐盛世的时空中,领略唐代古建的魅力,在本届文博会的山西日报传媒集团展区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就能够得以实现。在VR展示平台,戴上HoloLens眼镜,拿上手柄,通过VR投显一体机的体验,身临其境地游览了世界文化遗产地——五台山的唐代建筑佛光寺。还可以通过先进的触摸技术自己动手给唐代雕塑、壁画着色,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拼斗拱、练书法,零距离感受唐代雕塑、建筑、壁画、题记的魅力。
      展区内还展示了一系列创作灵感源于山西古建筑的文创衍生品,包括以佛光寺东大殿造型为模板的“唐盛书阁”、“势甚壮”香牌吊饰、唐杯,寓教于乐的山西古建斗拱立体书,精美绝伦的敦煌壁画《五台山——大佛光之寺》手卷,收藏级的南禅寺佛光寺唐代雕塑金银币及邮票,以古建筑构件为元素开发的屏风、台灯、靠椅、书桌,以及“山西古建手绘第一人”连达的新书《寻访山西古庙》等。其中盛唐书阁造型取自全国仅存的四座唐代木结构建筑中最壮美的佛光寺东大殿,以山西松木做底,用五台山香粉压制而成,合起来是一尊精美的工艺品,分开就是一个书阁,让书有一个依靠,让阅读充满乐趣;唐杯将佛光寺东大殿造型设计成圆形的茶漏,水从殿门流出,寓意岁月荏苒,时光流转,祈福纳吉。势甚壮香牌吊饰创意取自梁思成对佛光寺周边环境发出的“势甚壮”感叹,取五台山香粉压制而成,能闻香还能壮势。
      除了山西日报传媒集团自己研发的衍生品,来自中国古门窗收藏第一人姜伟先生的古建筑构件藏品,也成为现场的一大亮点。清中期晋商大院雄壮的门楼、精美绝伦的雀替、匠心独运的石雕、寓意平安的条案,以及由花板、雀替等古建筑元素为基础开发的台灯、桌椅等衍生品,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传承与创新的交融。
      一座古建筑就是一个文明的坐标,凝聚着历史的记忆,集结着文化的根脉。山西是我国现存各类古建筑最多的省份,共计4万余处,现存唐代建筑4座,享有“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之美誉。通过对项目范本——佛光寺、南禅寺的数据采集,已制作完成了佛光寺和南禅寺的VR短片。这两部短片的播放长度为10分钟左右,制作时的数据采集和选题各有千秋。佛光寺主要是以体验者在导游的带领下,在虚拟空间里游览唐朝寺院,观赏唐代建筑、彩塑和壁画。南禅寺则是通过虚拟信息和空间,让VR体验者亲手拆装唐代古建筑中的木构斗拱为体验,传播中华文化,宣传工匠精神。
      山西日报传媒集团董事长李伟介绍说,山西日报传媒集团是连续两届山西文博会的承办单位,自成立以来,在服务党报的基础上,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努力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2015年与山西省几家本土上市公司联合组建了山西高新普惠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功控股了历山景区、通天峡景区、壶口瀑布景区;2016年承办了省旅发委发起的山西旅游品质榜评选活动,微信页面累计访问量超过662万;专门成立了会展公司,以承办文博会为依托,深耕会展产业;此外在口腔健康新媒体平台、商业印刷、物流速递等方面均进行了有益探索。

    本报记者 王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08-25期

    • 第2017-08-24期

    • 第2017-08-23期

    • 第2017-08-22期

    • 第2017-08-21期

    • 第2017-08-20期

    • 第2017-08-19期

    • 第2017-08-18期

    • 第2017-08-17期

    • 第2017-08-1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