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上午,太原南郊某基地秋高气爽。来自武警山西省总队各基层单位的160余名后勤专业兵齐聚一堂,在这里展开了为期3天的岗位练兵大比武。此次全方位后勤岗位练兵比武,紧紧围绕“练兵备战”要求,全程贯彻“实战型”现代后勤建设理念,将炊事员、驾驶员、军械员、卫生员、司务长等5大专业30多个科目的岗位竞技,全程融入实战化作战方案,在野外陌生复杂地域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激烈对决。
“由于山体滑坡道路受阻,原计划到宿营地食宿的计划有变,上级命令我部就地野炊!”上午9时,一条突发指令下达各炊事保障分队。一声令下,各分队迅速行动,纷纷按划定地域卸下野战炊事装备,准备好主副食材原料,刚刚平静的赛场,立刻变身快速野炊的战场。
“气压不够,快打气!”在运城支队保障地域,看着点火时冒出的股股黑烟,炊事员李成一声疾呼,卜庆贺转身抓起气筒。“气压0.6!”“好!”随着一阵强劲的“呼呼”声起,一束碗口大的火苗瞬间稳稳升腾。在阳泉支队保障地域,炊事员姚亮亮、吴嘉鹏,头戴厨师帽、腰系迷彩围裙,正抬着菜筐飞奔而来。“今天中午什么饭?”“米饭必做,馒头、花卷选一,菜有西红柿炒鸡蛋、炒时蔬、胡萝卜炖羊肉、大烩菜!”面对提问,小吴对答如流、如数家珍。
“快快!没油了!”在晋中支队保障地域,看着渐渐变小的火苗,掌勺的炊事员杨光前急的大喊,站在一旁的军需科长刘毅一个箭步冲到后头,提来一桶柴油,麻利地拔下油管换上新桶。灶底火势强劲、灶台大勺翻飞。“出锅!”大约30分钟后,炊事员小杨左手持锅耳、右手持菜铲,三下五除二就将烩菜倒入了事先准备好的菜盆,一道飘香的大烩菜转眼就展现在评判员面前。
这边野炊飘香,那边刺激紧张。在驾驶技能比武现场,评判组要求驾驶员快速通过两侧是山崖的S型山路后再倒车定靶入库。此项比武现场看点颇多:考场一侧挂小锣一面、木槌一柄;解放运兵车尾部悬吊线锥一个,地面摆胸环靶一张。考核成绩以秒计,误操作、错操作、操作不到位累计加秒。按照现场抽签,即将上场的是吕梁支队程朋朋。只见小程走到锣前,“咣”的一声,计时开始,而后迅速拉开车门上车,点火松离合,驾车按S型路线快速穿行,抵达终点后,又原路倒车折返。当车离起始线越来越近的时候,小程减缓速度、慢慢调整,停稳后,迅速跳下驾驶舱,奔向小锣,再次敲响,计时结束……
“山路陡峭,左后轮爆胎!”面对接踵而来的突发情况,长治支队驾驶员刘浩飞奔到工具箱取出三角木垫住右前轮,而后跑到左后轮打起千斤顶,随后与副驾驶赵辉紧密配合、协同作战,一个卸左后轮、一个卸备胎,交替更换后,用套筒迅速按米字型对称顺序拧紧8个大螺丝,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行云流水。
“同志!同志!你怎么了!”“无呼吸,快叫医疗队!无颈动脉波动,立即施行徒手胸瓣按压!”在由一顶帐篷搭建起来的简陋战地医疗点,涵盖急救、护理、野外救护技术、止血、包扎、固定等十多项内容的卫勤技术比武全面铺开。面对由前方不断后送回来的“伤员”,太原支队卫生员刘栋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先标定位置,而后双手交叉重叠,按要领对“伤员”胸部徒手按压、清理口腔、人工呼吸,如此反复五个循环后,“伤员”身体机能逐渐恢复。
既是后勤兵,更是战斗员。这次后勤全方位岗位练兵比武,总队还全副武装组织开展了5公里山地越野、擒拿格斗实战对抗、复杂条件下应用射击、单兵综合战术演练等多个科目的比武,在全体后勤岗位专业兵中牢固树立了聚焦使命任务、加紧练兵备战的强烈导向,锻造了一批本职业务扎实、全面素质过硬的“小能人”“多面手”。
本报记者 贾红雨 贠娟绸 通讯员 刘伯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