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恰逢周一,全省各地各家银行的所有网点都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举办了各种金融知识普及活动。
记者了解到,8月底到现在,各家银行纷纷抓住大学开学的有利时机,组织了小分队,尤其是有校园卡业务的银行和大学附近的银行,派专人在校园里连续做金融知识普及宣传工作。从9月16日开始,银行还到大学开课,专门讲述助学贷款、消费贷款和个人征信等相关知识。
“校园贷”的前世今生
5月27日,银监会、教育部、人社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的通知》,要求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禁止提供校园贷服务。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校园贷业务。
记者采访了省内多家银行业人士和在校大学生,对“校园贷”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校园贷”听名字就是针对在校大学生的产品。这几年的“校园贷”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合法的金融产品。只要是在校大学生,从网上提交资料、通过审核、支付一定手续费后,就能轻松拿到贷款,没有面签,不查个人信用,正常银行贷款该有的手续,几乎都被互联网取代,两不相见,就有钱花。这样的“好事儿”,只有网贷平台有。
网贷平台,其本质也就是一个互联网企业做的平台,没有金融许可证,却行金融之实。最初可以算是界定模糊的金融创新,但是创新和风险是相辅相成的。逐渐,“校园贷”成了人人喊打的产品。
我国曾经有过针对大学生的银行正规校园贷产品。2002年,银行就开始给在校大学生办理信用卡。后来因为信用意识淡薄,群体透支现象严重,银行坏账风险加大等原因,2009年5月银监会叫停大学生信用卡,商业银行退出了校园信用卡市场,信用卡门槛也随之提高。
客观地说,虽然银行停止了大学生消费贷款,不等于需求也停止,市场反而越来越大,就看谁来占领。当互联网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大量电子消费分期平台后,走在时代消费潮流浪头的大学生,成了最多也是最早的使用者。特别是2015年以来,“校园贷”攻城掠地,发展迅速。“出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就看什么时候爆发。”这是记者采访的银行业人士的一致看法。
2017年,问题集中爆发了,“校园贷”成了过街老鼠。
校园贷款,从来未曾缺失
走入歧途的“校园贷”被取缔了。校园里,还有什么贷款产品呢?
其实,我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资助政策非常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就是重要的一环。从2005年开始,国家开发银行山西省分行就在政府和教育部门主导下开展了国家助学贷款,覆盖学生的全部学费和住宿费。
黄小米是山西传媒学院导演系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大三学生,来自乡宁县。今年9月份开学时,她已经是第三年接受生源地助学贷款了。她的同学,来自定襄县的徐美丽也是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受益者。黄小米和徐美丽说,她们用的是国家开发银行山西分行面向高校学生发放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上限是8000元。
来自湖北省广水市的吴仪是山西传媒学院传媒管理系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大二学生。他告诉记者,他用的是国家开发银行湖北省分行的信用助学贷款,一年8000元。在山西读大学,助学贷款是转到他的支付宝账户里的。支付宝账号写在借贷合同上,绑定身份证实名制后方可使用。
山西传媒学院学生处的王老师说,每年9月开学季,申贷学生持生源地信用助学借款合同及受理证明到高校报到后,由各高校填写电子回执及具体学费住宿费金额,网络传输给县资助中心。国家开发银行各省分行确认该借款学生报到后,进入流程。生源地助学贷款续贷时,学校必须审核。
除了生源地贷款外,各高校都有自己的助学金、奖学金等,以及勤工俭学岗位,保障让困难学生能够把大学读完。上述资金是保障学生基本学习和生活的。如果想过更好的生活,需要学生自己再奋斗。一不小心,陷进“校园贷”的大坑,更多是因为攀比、虚荣、无知造成的。
校园贷款,未来竞争激烈
对于大学生这个未来潜在的客户群体,各家银行的竞争无疑是十分激烈的。现在的大学生,在接到入学通知书的时候,就有一张银行卡。这是商业银行和学校联合发的校园卡。学生的学费、奖学金、助学金、校园一卡通、食堂饭卡乃至进宿舍楼的门禁,都用这张卡。不仅仅是学生用这张卡,高校和商业银行签约合作后,大学老师们也用这张卡。时间长了,也就养成了用卡习惯。
建行山西省分行有关人士表示,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中现有超过3700万在校大学生,庞大的人口基数奠定了大学生市场巨大的消费规模。2016年我国大学生消费市场规模达到4524亿,同比增长4.7%,且还在增长。
记者采访了解到,上述《通知》要求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逐步消化存量业务。同时,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进一步针对大学生合理需求研发产品,提高对大学生的服务效率,补齐面向校园、面向大学生金融服务覆盖不足的短板。经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根据大学生群体的风险特点,开发既能满足大学生融资需求,又能有效控制风险的校园金融产品。
建设银行已经推出了针对在校大学生群体的互联网信用贷款产品——“金蜜蜂校园快贷”,5月17日,广东省分行率先实施。中国银行也推出“中银E贷·校园贷”产品。9月11日工商银行推出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大学生融e借”。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都已经陆续布局校园消费信贷市场。
除了校园信用消费贷款外,邮储银行山西分行还向大中专毕业生发放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是财政资金按期贴息的小额贷款。截至2017年8月末,邮储山西分行累计扶持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等再就业创业人员近6000人,扶持金额超过4亿元。
……
其实,大学生信用消费贷款最大的风险就是还款问题。记者了解到,经过连续多年的社会信用环境建设和金融知识教育,目前大学生的贷款还款率一直提升。国家开发银行山西省分行有关人士介绍,截至去年底,国开行山西分行累计发放助学贷款83.23亿元,累计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46.85万人次,覆盖全省121个县区和81所高校。2017年新增受理贷款学生37.34万人,受理贷款金额23.5亿元,11月下旬完成发放。基本上只要学生毕业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就会很快偿还助学贷款。
未来的银行竞争,除了原有的业务,争抢大学生客户会成为新的热点。
从校园信用助学贷款,到消费贷款,再到就业贷款,围绕大学生这个未来的支柱群体开发的金融产品正在从无到有,从单一到逐步丰富。未来,还会有更多更好的产品。
本报首席记者 崔晓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