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磅礴,必有主峰。10月10日,山西省工商联首次发布2017全省民营企业100强榜单。入围榜单的100家民营企业,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资产规模;无论是社会贡献,还是盈利能力,都以稳健步伐走在前列,成为全省民营企业阵营中当之无愧的“领头雁”。
作为检阅我省民营企业实力的一次“大阅兵”和山西民营企业“豪华阵容”的集体首秀,透过百强榜单,我们看到了山西民营经济的活力与潜力;看到了在山西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全省百强民营企业规模逐步扩大,盈利能力不断增强,社会贡献也在持续加大的决心和信心。
尤其是在全省经济实现由“疲”转“兴”、企稳回升的过程中,百强民企榜单的发布,既起到了典型示范和标杆引领的作用,同时也为山西经济转型升级增添了一抹亮色。
百强企业强者恒强
百强企业,强在哪里?
作为衡量山西民企发展的权威榜单,以2016年企业年度营业收入为主要依据的全省民企100强阵容中,山西潞宝、美锦能源、大运九州荣列前三。同时跻身2017中国民企500强的山西潞宝,又以189.34亿元的营收规模,攀登全省100强民企榜首。相比其上年159亿元的营业收入,强劲势头尽显。
据榜单统计:100强民企营业收入总计2380.93亿元,户均营收23.81亿元。除山西潞宝外,跨入百亿元营收门槛的企业还包括美锦能源、大运九州、山西立恒钢铁和山西通才工贸4家民企。此外,13家民企超过50亿元,47家逾10亿元。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7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我省入围企业5家,较上年增加1家。
从资产规模来看,2016年末,100强民企资产总额达到4288.89亿元,户均资产规模42.89亿元。其中,美锦能源以608.22亿元的资产总额高居榜首。
榜单中比营收更为抢眼的净利润增幅,也让100强民企名至实归。从盈利总规模看,100强企业2016年税后净利润总和达到111.59亿元,盈利企业90家,税后净利超过1亿元的企业26家,超5亿元的5家,超10亿元的2家。其中,从2010年就主动从传统煤焦行业转型进军LED产业的长治市南烨实业,尽管营收排名第十,但税后净利润却表现抢眼,在山西百强首秀中,尽显转型带来的澎湃动力。
100强民企榜单中,盈利水平和盈利能力较强的前5大行业分别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汽车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这5大行业实现的税后净利润总额合计80.52亿元,占100强民企税后净利总额的72.16%。
山西转型百强民企先行
在山西经济最艰难的时刻,占据山西经济半壁江山的民营经济披荆斩棘,迎难而上,迸发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为山西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都注入无限活力和强大动力,率先实现山西转型,民企先行。
长期以来,山西民营企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大型民营企业80%以上以煤焦铁为主。从100强榜单看,这种局面正逐渐改变。传统产业依靠技术优势、兼并重组、全球化视野等利器,在转型升级大潮中率先转身,加速前行。
随着国家和我省一系列支持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重大工程和项目的落地,山西民企紧紧抓住国家政策支持和重大战略,积极参与其中,不断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和创造力。
值得一提的是,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纷纷现身榜单。其中,山西振东健康产业、山西亚宝投资和山西仟源医药作为医药制造业中的领军企业榜上有名;山西水塔、平遥牛肉和太原六味斋作为农副食品加工业前三甲入选榜单;山西乐村淘网络科技作为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行业唯一上榜企业,成为一大亮点。
据100强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民企100强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仍占主体地位,但第三产业上升势头迅猛。从产业分布看,第一产业6家,第二产业74家,第三产业20家。据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全省民营经济三次产业增加值现价增速分别为0.2%、1.1%、7.9%,民营服务业增速较快;且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量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达240.1亿元,占整个增量的90.7%,民营服务业成为领跑全省民营经济的主力军。
若按营业收入划分,三次产业营收总额分别为40.99亿元、1968.04亿元和371.91亿元,分别占100强民企营收总额的1.72%、82.66%和15.62%。按资产规模排序,第二产业占比85.98%,主体地位更加突出。从行业分布看,全省百强企业涉足30多个产业,但有57家企业集中于煤炭、焦化、冶金和传统商贸业,占比过半。从营业收入规模看,煤炭、焦化、冶金、汽车制造业和批发业5大行业的50家民企创造的营业收入总额达到1766.26亿元,占百强企业营收总额的74.18%。
百强民企成贡献税收主力
民营企业100强,不仅“强”在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等指标数据,更值得一提的“强”是,民营经济已成为我省吸纳就业、贡献税收的主力军,对全省供给侧改革、社会稳定及经济企稳回升起到关键作用,社会贡献显著。
2016年,山西100强民企缴税总额达到96.23亿元,户均缴税近亿元。从纳税额结构分布看,在民企100强中,纳税超过1亿元的民营企业共29家,其中纳税1~5亿元的企业26家,超过5亿元的民企3家,美锦能源以年纳税8.1亿元拔得头筹,山西潞宝集团、长治市南烨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分列二三位,全年纳税额分别为6.5亿元和5.62亿元。
从纳税的行业分布看,100强榜单中,纳税额前5大行业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医药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这5大行业贡献的税收总量达到76.66亿元,占100强企业纳税总额的近80%。
而从吸纳就业方面看,2016年末,100强企业员工总数达到23.48万人,约占全省全社会从业人员的1.25%,户均用工2347.5人。用工人数超万人的民企3家,美锦能源以16800人的员工总数高居榜首,大运九州、晋城福盛钢铁分列2、3位,员工总数分别为12125人和10700人。
省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在困境中寻求突破,在转型中创新发展,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民间资本力量不断积累,民间投资比重稳步提高,从业人员保持稳步增长,一些新兴产业、新兴业态、新的商业模式加快积聚和发展,“互联网+”相关行业发展持续发力,民营经济活力不断激发。
百强民营企业作为我省民营经济的“领头雁”,其积极稳健的发展步伐彰显了我省经济由“疲”转“兴”、企稳回升的态势,是打造“六最”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体现,也为我省民营企业在转型升级、科技创新过程中,树立了一批可信、可学、可比的民营企业典型。
本报首席记者 郝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