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宗盛的歌曲《山丘》中,有一句歌词是:“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这里的“无人等候”唱出了命运的跌宕、人生的无奈。不过,在商业领域,“无人等候”已经成为零售企业竞相追求的一个新目标,但是这种业务模式能否得到大规模推广仍受到质疑。
很多人好奇,无人商店为什么突然火了起来。事实上,技术的完备是一方面,线上流量到达瓶颈则是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如今,像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的用户数量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量级,很难继续保持高增长,但线下流量还存在很大的机会。尤其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线下经济属于高频、刚需,有很大的市场规模。由于传统的便利店在运营过程中存在很多弊端,比如在选址、装修成本、租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下,传统便利店很难快速复制,而且经营者有很多困扰,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也无法做到更好,由此,建造时间短、投入少、成本低的无人商店便脱颖而出了。
不过,认真分析一下不难发现,相较于有人零售店,“无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成本,但仍有一些显而易见的弊端,特别是在购物环境、用户、监管等方面存在挑战,比如商店面积小、产品种类少,很多老年人或少年儿童没有移动支付无法使用,相关政策法规也没有明确等。而且,综合现有的无人商店来看,真正做到无人的几乎没有,面向消费者的选购、结账等前端功能可以实现无人化,但店铺的运营仍需要人工参与。
所以,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商店”大规模出现,可能还很遥远。现如今,每一次风口的来临,实际上都是大浪淘沙,无人商店“们”在憧憬规划未来的同时,还是应该想想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撑到最后,并实现真正的盈利吧。
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