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10月13日讯(记者 吕游)日前,由山西文学院、省作协散文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探索与呈现赵树义散文创作研讨会”在太原召开。与会专家们认为,赵树义的散文创作独辟蹊径,内容不仅包纳政治、经济、社会、历史等领域,还涉猎物理学、化学等学科,作者试图站在哲学、科学的高度,构筑具有独有属性的认知方式和写作模式,他在进行跨界实验的同时,还在哲学、语言和文体创新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呈现的世界多维,每件作品都打上了作者独有的烙印,写作风格初具雏形。
赵树义为中国作协会员、山西省作协第六届全委会委员,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涉文坛,沉潜多年之后,近期异军突起,创作呈井喷之势,先后在《十月》《诗刊》《山西文学》《黄河》《安徽文学》《山西日报》等报刊发表散文、小说200余万字,诗歌100余首(组),部分散文、诗歌作品入选各种全国和山西年度选本。出版有《虫洞》《虫齿》《灰烬》等,著有长篇小说《虫人》、长诗孤独三部曲《裂帛书》《转情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