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电力扶贫“照亮”百姓好光景—— 长治供电公司全力服务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前不久,长治市沁县新店镇魏家坡村村民魏云龙看着村东头迎着太阳熠熠发光的光伏电站,心里美滋滋的。今年6月,他们村的光伏电站成功并网,这意味着将有一笔稳定的收入按时进账。和他一样高兴的还有该村165户村民。
  近年来,长治供电公司主动对接长治市委、市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心任务,以提高电网的承载能力、互联互通能力为重点,全面提升城乡各级电网发展质量,助力老区打赢脱贫攻坚战。

电足心暖,奔小康干劲更足

  8月1日,武乡供电公司精准扶贫帮扶工作队成员李飞和关飞,又一次来到了岭头村,了解村里的用电需求,特别来到了“网红”魏宝玉的家。
  48岁的岭头村村民魏宝玉,在互联网上直播卖米脱贫的故事在央视《新闻联播》节目里播了好几分钟,让他一个普通农民一夜之间变成了“网红”。魏宝玉高兴地向两位队员展示着他网上销售的小米,说:“自从你们给我们装了变压器,我这生意节节攀升。”
  为了帮助百姓脱贫致富,长治供电公司抓紧实施2017年贫困村通动力电工程,面对需求,主动上门服务。“今年1月份,供电公司仅用两天时间就为村里增设了一台200千伏安的变压器,加上此前新建改造的几百米的线路,我们村的电是不用愁了。今年2月份我也学会了网上卖小米,到现在和老伴挣了4000多元。”61岁的村民王成胜说。
  村支书张玉堂介绍:“岭头村的电商目前有上百人,平均年增收1500多元,全村通过网上销售的农产品总额已突破20万元,全靠电力支持。”

精准扶贫,脱贫一线的国网情深

  两张桌子、一个案板一张床,这就是壶关供电公司驻东井岭乡南岸上村第一书记宋志芳的办公室兼卧室。
  2015年8月,45岁的宋志芳被选派担任第一书记,到今年8月,短短两年时间,他完成南岸上村79户共236人建档立卡和“一户一策”工作,为每个贫困户精准规划了“脱贫途径”。引资30万元,改造0.4千伏线路1公里,增容100千伏安变压器1台,更换12米电杆11基、15米电杆6基,南岸上村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宋志芳却瘦了十几斤。
  “我是农村出来的,深知百姓生活的艰辛,既然来了,就要做出个样!”这是宋志芳对南岸上村村民的承诺,也是长治供电公司派驻脱贫攻坚一线的帮扶干部、第一书记的共同心声。
  在推进“国网阳光扶贫行动”中,长治供电公司深入开展定点扶贫工作,每户一对一制定脱贫措施、装设脱贫帮扶公示牌,并统一建档立卡。长子县供电公司24名帮扶人员对结对帮扶村南陈村进行户容户貌整治、扶贫资料整理、脱贫产业对接。潞城市供电公司向对口帮扶点沟东村9名贫困学生捐款6110元,捐赠衣物价值3000元……

光伏扶贫,点亮百姓致富新希望

  “王大爷,我们来看看光伏电站运行的怎么样。一个月了,收益马上就能到手了,预计能有小1000元。”10月9日,长治县西池供电所所长张秀虎、郭路平,来到贾掌村贫困户王印则的家中,对光伏并网一个月的运行情况进行回访。
  光伏扶贫被老百姓开玩笑地比喻为“房屋上掉馅饼”。
  火热的“阳光扶贫”背后,既有贫困群众的渴求,更有长治供电人马不停蹄的服务与一心为民的真情。从前期的物资采购、项目招标到电网架设、电费结算,只要是被政府确立的扶贫项目,光伏电站的建设并网就会被列入第一优先行列。搭乘光伏扶贫项目独享的绿色“专车”,审批流程大大简化,建设周期不断缩短。
  光伏电站项目经理高波称赞说:“我从事光伏电站建设工作七八年了,长治供电公司全程主动服务第一次见,确实让我们少走了许多弯路,真的叫我很感动!”
  在长治,电力扶贫正“照亮”百姓的好光景!

本报记者 王龙飞 通讯员 张潜 徐栋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10-23期

  • 第2017-10-22期

  • 第2017-10-21期

  • 第2017-10-20期

  • 第2017-10-19期

  • 第2017-10-18期

  • 第2017-10-17期

  • 第2017-10-16期

  • 第2017-10-15期

  • 第2017-10-1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