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场学、当场实践、当场考核……10月23日,太原市教育局在太原卫校举办了太原市2017年校医急救能力培训,来自十个县(市、区),直属中小学校、幼儿园、民办学校的140余名校医经历了紧张的培训。
“意外伤害面前,谁都不是意外。而对于急救来说,黄金的救助时间也许只有几分钟甚至几秒。”负责讲课的张小燕老师说。此次,急救能力的培训是重点,包括: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心肺复苏有效的标志,气道异物梗阻、猝死和晕厥及休克等常见突发急症的处置等等。
听完讲解后,校医们被分成小组进行实操演练,然后由老师当场考核。
“先打开气道,再做人工呼吸!”“要先看看患者的口鼻内是否有呕吐物。”……看似简单的操作,实际做起来却总能让老师找出问题。
“从事校医工作20多年了,虽然还没有遇到学生突发急症的情况,但这样的急救技能还是需要掌握的。就像老师说的,意外伤害谁都不能预测,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校医要时刻准备着。”尖草坪实验中学的校医王女士告诉记者。
“此次培训为‘一级培训’,希望参加培训的各位校医骨干以‘传、帮、教’的方式,在学校开展好‘二级培训’‘三级培训’工作,使学校全体教师和学生等也能够掌握相关知识,逐步做到全员培训,提高学校师生的自救互救能力。”太原市教育局体卫处处长沈庆伟对校医们说。
本报记者 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