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区域新闻·忻州

忻口战役

  •   忻口战役遗址是高城乡“红色文化”的重要历史遗存,也是该乡的“红色”之魂。 薛福宝 摄

  •   高城乡是一块孕育着革命热情与爱国精神的红色热土,这里发生过著名的“忻口战役”,对中国抗日战争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开创了十个“全国第一”的先河。这里的人们守着英雄鏖战过的遗址,心中不忘爱国之情、革命之魂。
      忻口战役是抗日战争初期华北地区中国军队作战规模最大、对峙时间最长、双方付出代价最高的一次正规阵地战,与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并称为抗战初期的“四大战役”。这场战役是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在军事上相互配合的一次成功范例。
      1937年10月初,日寇向忻口扑来,矛头直指山西省会太原,以巩固对平津地区的实际占领,进而入侵西北,达到吞噬整个中国的战略目的。危急关头,中国军队集结忻口,总兵力6个集团军52个师(旅)共28万人,在以忻口为中心的东西25公里的防线上鏖战23天,中国军队以伤亡10万之众的巨大牺牲,取得了歼敌近3万余人的战绩,阻止了日军的南进,粉碎了其“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
      忻口战役前后,为战时中国创造了10个全国第一:
      1.太和岭口国共和谈。红军改编八路军后,中共中央代表第一次与阎锡山在代县太和岭口商谈抗战事宜。从9月6日起,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先后两次到太和岭口与阎会晤,通过谈判,为八路军入晋抗日铺平了道路。
      2.中共建立了第一个抗日总指挥部。红军改编八路军入晋后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总指挥部就设在忻州市五台县茹村。
      3.忻口战役得到毛泽东的高度重视。从1937年9月至次年初有文字可查的毛主席电报、谈话、文章等共73篇。其中63篇是有关策划、建议和指挥忻口战役和建立山西抗日根据地的重要内容。
      4.国共两党两军高级将领云集忻州。在组织、策划、指挥忻口战役期间,除部分国民党高级将领参加外,第一次在忻州市区域内聚集了我党我军众多高级领导人,如周恩来、彭雪枫、任弼时、邓小平、林伯渠、关向应、朱德、彭德怀、贺龙、刘伯承、林彪、徐向前、聂荣臻、罗荣桓等均亲自指挥并战斗在忻口前线。
      5.八路军三个师都是在忻州走向抗日战场的。八路军主力入忻后,取得了平型关大捷、黑石头沟伏击战、夜袭阳明堡机场的胜利,为忻口战役成功立下了功绩。
      6.国军四位将军血洒疆场。忻口战役中为国捐躯的郝梦龄军长,是全国抗战初期牺牲的最高级将领,同日牺牲的还有师长刘家麒、旅长郑廷珍以及稍前牺牲的旅长姜玉贞,震惊全国,举世罕见。八路军第129师358旅769团3营营长赵崇德在夜袭阳明堡机场战斗中也壮烈牺牲。
      7.八路军迅速发展壮大。忻口战役不仅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也使八路军第一次得到迅速发展与壮大。如120师由1937年9月入晋时的三个主力团8000人,到11月中旬忻口战役结束后,发展为9个主力团2.9万人。
      8.晋东北18个县先后建立了抗日政府。在忻口战役准备和激战期间,我党抗战初期第一批省、地、县党委和抗日政权及群众组织在忻州市区域内建成。在晋东北以赵振声为书记的晋察冀省委和以赵林为书记的晋西北省委均在忻州市区域内成立。
      9.忻口战役期间,八路军在华北地区进入创建抗日根据地、坚持长期抗战时期。太原失守后,在华北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基本结束,以共产党军队为主体的游击战争上升为主要地位,由敌后游击战争支撑华北抗战局面。
      10.忻口战役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抗战以来国共两党精诚团结、合作抗敌的光辉典范,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勇气和必胜信念,凝聚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为了保护修缮抗战遗址,充分发挥遗址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和历史留存意义,党中央、国务院和山西省委、省政府对忻口战役遗址的保护修缮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1986年,山西省政府确定忻口战役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中共山西省委命名忻口战役遗址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4年,国务院确定忻口战役遗址为“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遗址”。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忻州市记者站
    协办:忻州市新闻办公室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10-23期

    • 第2017-10-22期

    • 第2017-10-21期

    • 第2017-10-20期

    • 第2017-10-19期

    • 第2017-10-18期

    • 第2017-10-17期

    • 第2017-10-16期

    • 第2017-10-15期

    • 第2017-10-1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