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区域新闻·大同

大同新荣:党旗引领欣欣向荣

  10月12日,70余幅幸福家园的和谐场景影像展在大同市新荣区上深涧村文体大院内开展,村里的乡亲们兴高采烈地在摄影展前观看三年间上深涧村的发展、变化。
  上深涧村全村共853户1723人,曾经工矿业的发展,为村庄带来了繁荣,也让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近几年,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全村开始重建绿色家园,上深涧村变成一道动人的画卷。
  新荣区为落实省市“三基建设”的战略部署,结合“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学习教育,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推进精细化管理、加强效能服务为抓手,以强化精准培训、提高履职水平为依托,推动基层建设整体提升、全面进步,为全区打实根基。
  致富能手当“两委”
  韩永岗是西村乡谢家场村的致富能手,远近闻名,被选任谢家场村支书后,希望寻找出适合当地村民致富的突破口,先后到与本地气候相近的甘肃、青海、内蒙古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到省农科院所参观学习,在学习考察期间做工作笔记达10余万字。
  任职九年来,韩永岗累计为村民调回优质籽种1万余斤,各种苗木3万余株,调配牛羊等大牲畜100多头,为村民脱贫致富发展经济起到有力地带动作用。
  如今,谢家场村从一个无资源优势、无产业规模、无集体经济的“三无”贫困村,变成现在一个人均收入达8000元的富裕村。
  谢家场村的变化得益于新荣区“三基建设”创新观念。该区立足实际,转变选人用人观念,拓宽用人渠道,采取“选、派、引”等多种形式,推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从致富能手、农民经纪人、专业大户、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的党员中选拔任用村党组织书记,将一批懂经营、会管理、能力强、有魄力、威信高的优秀人才选进了村“两委”班子。
  同时,新荣区委积极探索“党组织+”的模式,将基层党组织与脱贫攻坚、办合作社、发挥第一书记及能人作用等工作深度融合,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服务群众的主阵地,加快发展的主力军。
  目前,共选派50多名“能人”和致富能手担任村“两委”主干,共有10个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全区140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集体收入“零”的突破。
  精细服务进农家
  在上深涧乡刘安窑村,村里的每条街巷,每个角落,都整洁干净。村民不仅享受着免费吃水、免费磨面、免费榨油、免费洗澡理发、免费耕种、免费领取节日白面大米的“六免福利”,还享受着养老保险补贴、新农合补贴、取暖烧煤补贴、困难生活补贴、大病救助补贴、籽种化肥补贴等“六补贴”。
  “村里定期召开社情分析会、民情报告会,及时发现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了‘一口受理、一网协同、限时办理’。”刘安窑村党支部书记李建军深有感触地说。
  新荣区各级各单位普遍建立岗位责任书制度,建立和完善内部工作制度和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规范工作计划管理;按照“三有一化”要求,扎实推进社区居委会网格化管理。
  为精细基层服务工作,新荣区委加大基层保障力度,目前已投入资金1456.606万元,确保乡镇运转经费达到70万元,农村9.5万元,每个社区10.5万元。
  新荣区还组织“三亮三服务一奉献”活动,全区133个机关、企事业党组织,1841名在职党员以“组团”或“一对一”的形式,与社区结成141个帮扶“对子”,组建了39个志愿服务队,开展了156次公益活动,走访社区群众13000余户,收集整理居民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68条,参与社区协商议事等活动52余次,走访慰问帮扶对象673人次,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39个。
  干部职工勤“磨刀”
  10月15日,早八点半,每半月固定的“新荣大讲堂”会议室里却早已座无虚席,气氛热烈。新荣区文物旅游局长袁德团作《围绕大局 办好大事 把旅游产业培育成我区转型发展的主引擎》专题演讲,这是自今年1月份以来新荣区开展的“新荣大讲堂”活动的一个缩影。
  磨刀是为了更好地砍柴,知难是为了更好地攻坚。基本能力作为干部职工的“看家本领”,是胜任岗位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新荣区委按照“三去一降两补”、“一线”、“五问”工作法要求,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探索创设“三讲堂”,分层分级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力促党员干部素质大提升。
  一是举办“新荣大讲堂”。围绕区委“五件大事”、建设“一轴一带三区”、实现“四个新荣”的总体工作目标,结合单位工作和部门实际,针对当前工作重点、难点进行专题讲课;二是创建“流动讲堂”。针对基层广大党员特别是乡镇、村党员流动性大、党员知识结构差异大,对知识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进乡镇(社区)流动办学,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因需施教。目前,已集中授课160学时,培训党员3840多人次;三是设立“支部讲堂”。以基层党支部为单位,重点围绕上级规定的学习内容和党员关心的热点问题,由支部书记、党员干部等轮流讲课。目前,支部书记在所在支部讲党课332次,各支部已开展学习7600多次,研讨交流951次。
  该区水务局党支部创新“支部讲堂”模式,通过“组织点、党员讲、大家评”,变“一人讲”为“大家讲”,变“专人讲”为“轮流讲”,党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明显增强。
  随着“三基建设”的扎实有效推进,该区干部群众普遍感受到了省委树立重视支持基层的鲜明导向,基层基础夯实了,干部在基层能稳得住了,基层党组织的活力也大大提升。如今,行走在新荣区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处处涌动着党组织思发展、议发展、谋发展的滚滚热潮。

(仝雄成 张选)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10-26期

  • 第2017-10-25期

  • 第2017-10-24期

  • 第2017-10-23期

  • 第2017-10-22期

  • 第2017-10-21期

  • 第2017-10-20期

  • 第2017-10-19期

  • 第2017-10-18期

  • 第2017-10-1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