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太原10月29日电(记者 王飞航)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日前发起成立山西玉米土地托管战略联盟,以先进的农业技术为引领,探索土地托管模式,解决“谁来种地”难题,引导山西省玉米生产逐步走向规模化、产业化的道路。
玉米是山西种植的第一大粮食作物,近年来总面积一直在2500万亩左右,占到全省粮食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近年来,玉米价格走低,种玉米的收益越来越低,许多农民困惑:玉米还能不能种了?
据了解,2014年以来,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对土地流转、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提出了“增益型、套餐式”土地托管模式下的玉米全产业链服务土地经营模式。
据介绍,在土地托管模式下,通过集约化生产,实现了与农资商和农机服务商的议价权,可以降低种植成本10%至20%,而且商品的品质达到了一致,通过与粮食收购企业股份化合作,粮食实现溢价,每公斤可比市场价高出3分钱到1角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