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市县新闻

泽州县高都镇:“农旅一体”步履铿锵

  “打造夏商文化小镇,创建全域乡村旅游示范镇,建设晋城市休闲度假后花园,率先全面建成小康镇。”近年来,泽州县高都镇按照“东粮西菜中休闲”的总体规划,依托丹河湿地公园,因势利导,强力推进,初步探索出一条“农旅一体”产业化发展之路。
  泽州县高都镇位于晋城市区东北20公里处,东邻陵川县,西界巴公镇和城区北石店镇,南连金村镇,北接北义城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泽州源起天下高都”之美誉。全镇总面积120平方公里,辖60个行政村,东西为丘陵山区,小麦、玉米、谷子、大豆、小杂粮等物产富饶,中部有丹河冲积而成的小型平原,并建有全市最大的任庄水库,打造休闲旅游度假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
  为加快“农旅一体”发展,近年来,该镇不断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涌现出了8家大型农业龙头企业、141个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1000余户,夯实了蚕桑、养殖、蔬菜、林果四大农业生产基地。其中,蚕桑基地以大泉河村为中心,发展养蚕大棚20栋,带动全镇及周边发展桑园800亩。养殖基地以蛋鸡、生猪养殖为重点,目前,全镇鸡存栏32万只,年产鸡蛋4800吨,位居全县第一;生猪存栏4.3万头,年出栏8万头,生猪出栏全县第三。
  值得一提的是,该县具有代表性的养殖企业——“康鑫”农牧发展有限公司,集种猪繁育、人工授精、饲料加工、沼气生产、有机肥制造、苗木林果于一体,是“中国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山西省重点生猪良种扩繁场”、“山西省猪业协会会长单位”、“晋城市农业转型发展先进企业”、“泽州县规模健康养殖十强企业”,生猪存栏1.5万头、年出栏3万头,荣获“山西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
  蔬菜种植基地,以泊南、保福、西刘庄等村庄为主,全镇共建有日光温室大棚171栋,居全县第一,春秋棚90栋,蔬菜面积达1500余亩。林果种植基地,以“彤康”、“祥鑫元”两大公司为龙头,辐射带动全镇林果种植面积6000余亩。特别是“彤康”食品有限公司,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完成了3000亩有机山楂种植基地和现代化厂房的建设,通过“公司+农户”,村民变工人,带动了周边10多个村庄共同致富,先后被省政府、市政府授予“农产品加工513工程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和“农业转型发展先进企业”,企业所生产的“彤康庄园山楂干红酒”风味独特、品质优良,被业内人士誉为“强身健体的上乘佳品”,享誉全国。
  与此同时,该镇瞄准打造“晋城市休闲度假后花园”,大力实施旅游富民工程。一方面牢牢把握当前保护和平古镇的良好时机,按照“修旧如旧”原则,请来全国知名专家团队为古镇保护开发做全面的总规、控规和详规,有序实施收购、拆迁、修缮、保护和抢救工作,最大限度保护古镇原貌。
  另一方面,多措并举促进“龙头+基地+产品+旅游”深度融合。“五一”期间,举办了“高都古镇山水行”徒步大会,规划了30公里绕镇环形线路,将“体育+旅游”和“观赏+体验”有机融合,让所有参与者“穿越古镇山水行,采得春风两袖盈。”国庆期间,围绕“时尚·动感·现代”的活动主题,相继举办了露营大会、摇滚音乐节、千人大锅饭、弹弓竞技赛、航模水上飞行表演、湿地欢乐骑行及采摘、垂钓等休闲娱乐活动。期间,参加航模大赛的各种型号无人机达50余架,吸引了众多航模爱好者前来观战。湿地欢乐骑行活动中,来自国内1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400余名山地自行车选手现场展示了“速度与激情”的精彩表演,好评如潮。
  据高都镇党委书记李云波介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各级政府关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号召,该镇连元村“洞天元”农场的“当代愚公”李忠富,在山峦沟壑间开发建设窑洞群,着力打造具有原始创意的乡村庄园——元始小城镇。东刘庄村的“泽泰花溪”农耕专业合作社,大力建设集果树采摘、采风花田、窑洞度假、商业风情、日光泳池、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并积极申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全镇“农旅一体”化建设,规模初现,步履铿锵。

本报记者 崔振海 实习记者 暴丽鹏 通讯员 徐军利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10-30期

  • 第2017-10-29期

  • 第2017-10-28期

  • 第2017-10-27期

  • 第2017-10-26期

  • 第2017-10-25期

  • 第2017-10-24期

  • 第2017-10-23期

  • 第2017-10-22期

  • 第2017-10-2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