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论 坛

浅析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对策

  内部控制是指单位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即指单位内为保证经济活动正常进行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企业为了保护其经济资源的安全与完整、防范管理漏洞、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利用企业内部分工而产生了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具有控制职能的方式、措施及程序。内部控制不仅包括单位最高管理当局用来授权与指挥经济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和步骤,还包括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它是现代企事业单位在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时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控制机制。
  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内部环境是为实施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业务目标和总体战略目标提供可靠保证;风险评估是针对经营活动中的内部控制目标进行及时识别、分析相关的风险,并合理规避风险;控制活动是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降低经营风险,提高企业运行保障;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在收集到相关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后,再将信息传达到各个相关部门进行相互沟通,相互协商的过程;内部监督是企业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下,对实施的具体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内部环境是保证企业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构成了整个内部控制的框架,风险评估是采取控制活动的依据,信息与沟通起到了上下联络、沟通内外的作用,内部监督则是对剩余四要素进行不间断的检验和控制。这五要素相互支撑、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完整的控制体制。内部控制体系是一个企业的核心,而判断内部控制体系是否完善,则以公司内部控制是否合理、沟通交流是否流畅、监督是否有效、经营是否合理为判断标准。而企业内部控制对于加强企业风险防范意识能力、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有着巨大的作用。
  现对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对策说明如下
  一、完善内部环境
  首先要让内部控制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扎根于公司管理层中。此外,公司领导做好模范作用积极带动公司员工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和深入了解公司文化,同时进行定期的宣传,形成积极奋进的企业文化,让所有职员更好地加入到公司这个大家庭中。
  其次是设立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为基础并符合企业的治理机构,明确公司各个部门的职责权限。认真实行管理层所对应的决策监督责任,从根本上处理治理层与经营层殽杂、权责不清的状况,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做到决策、执行和监督互相协作,规避出现严重错误,提高决策的科学合理。
  最后是组建了一批高素质,技术力量雄厚的管理团队。企业根据内部人员所需来制订和实施有益于企业快速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避免公司职员专业能力不足无法胜任岗位、职业道德修养的缺失以及职员流动频繁的现象给公司带来的损失。所以,公司应按期对职员进行培训,加强职员的道德素养及专业能力。通过企业不断的发展,不断地完善与公司相匹配的招聘与选拔制度、科学合理和可量化的绩效稽核与激励约束制度、完善的员工薪酬及福利制度,加强公司管理团队的工作实力,使得企业得到更优异的发展。
  二、加强风险管理,强化控制力度
  风险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实质,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及风险应对。企业须要根据制定的控制目标实时进行风险评估,正确分析和确定与实现控制目标有关的内外部因素,明确风险承受的范围;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水平对辨认的风险开始分析和排序,确认优先控制的风险;根据分析的结果联系承受度、权衡收益,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为了积极应对公司经营中出现的各种变化,需要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提升风险决策能力,是以最少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安全保障,降低经营中的不测及损耗,让公司资源的整合能够发挥出最大、最有效的作用。
  内部控制制度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配套办法建立企业应依据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的要求,按照本单位的特性建设一套完整的、全方位涉及经济业务流程环节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三、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系统,提高信息质量
  一个企业想要了解市场的变化及需求,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信息和沟通系统。它可以使企业尽快地掌握准确、有效、内容全面的信息。这对一个公司来说是重中之重,使相关工作人员明白自己在这个系统中的位置及所起的作用,信息沟通才会真正地成为企业的“眼睛”。
  企业的信息沟通系统通过获取所需的信息进行决策和控制,还可以用来执行战略意图。同时,还可以将信息与经营整合形成新的信息系统,能够支持生产的每一个阶段,密切监控实现生产目标,使系统更加符合企业的发展。而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完整性是信息进行有效沟通的必要条件。通过对收集起来的内外部信息进行合理的整合,提高信息质量,使得信息进行及时交流、有效运行内部控制。
  四、完善监督机制,加强监督力度
  企业需要改善现已有的内部审计机构,依据规范及配套办法,完善企业内部的监督机制,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对监督管理职责权限的规定,使程序、方法和要求达到监督评审的标准。在监督评价的过程中发现了内部控制的缺陷,通过分析,提出调整方案。同时,需要根据实际的监督情况,进行企业自我评价,及时发现改正公司所存在的问题来确保有效的内部控制活动。将内部监督的资料妥善保管,确保公司的监督和评价的过程能够进行核实。
  五、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要以风险管理为导向
  风险意识的缺乏是目前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上的共性问题,从管理层到员工都存在这样的问题。风险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实质,风险识别的不及时、风险评估的不准确及风险应对的措施的不恰当都意味着风险管理意识的缺失。公司的管理层应该对风险管理重视起来,为了让企业更好的可持续发展,将有限资源的应用发挥到最大,就必须提高管理层的风险管理意识,尽量避免风险事故给企业带来损失和负面影响,维护企业的效益和对外形象。
  总之,企业应当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全面有效地提高公司效益以及工作效率,及时地处理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降低风险,实现企业最大化,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特殊的意义。所以,无论企业的大小,都需要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作为企业运行和发展的保障。而且,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应基于企业经营活动的现状,并结合其他企业的经验。否则,制订的再完整也没有办法有效地执行实施,更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能有效地发挥其作用,也无法降低企业的管理风险,因此要想充分整合公司资源,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增加经济收益,内部控制体系应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作者单位:山西焦煤集团)

王宏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10-30期

  • 第2017-10-29期

  • 第2017-10-28期

  • 第2017-10-27期

  • 第2017-10-26期

  • 第2017-10-25期

  • 第2017-10-24期

  • 第2017-10-23期

  • 第2017-10-22期

  • 第2017-10-2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