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中亚班列相继从这里驶出;天津港、唐山港在此设立无水港;中鼎物流园区吞吐量突破213万吨,整体收入达1.3亿元——
说起晋商,总会在记忆深处回想起驼铃之路,山西商人用智慧和毅力开启财富之门。如今,山西的营商之路插上了科技的翅膀,随着中鼎物流园开通运营,晋商将续写着曾经的勃勃生机。
11月7日,中鼎物流园开园一周年,记者来到这个全国首家以铁路为主导的多式联运物流园,货箱、仓库林立,汽车、火车穿梭,处处一派盎然生机,这一切清楚地告诉大家,中鼎在稳步发展。
紧跟市场,发展现代物流
当前,物流业已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小到线上线下电商,老百姓所消费衣食用行,大到集装箱配货运输,这一切都离不开物流。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推动铁路从运输生产型企业向运输物流型企业转型,是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太原铁路局局长赵春雷说道。
赵春雷说:“2015年以来,面对社会物流规模快速扩大,太原铁路局打破‘条件好时不想转,条件差时无力转’的发展怪圈,以中鼎物流园为核心,全力推进覆盖全局、遍布全省、辐射全国的现代物流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现代物流发展蓝图全面展开。”
在中鼎物流园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告诉记者:“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意义在哪里?就是为现代经济体系提供引领和支撑,挖掘新的价值,创造新的需求。中鼎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传统‘铁路货场’和单纯的‘物流园’,而是紧跟市场的一条完整物流产业链。”
不断探索,开展多式联运
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王黎红在采访中说:“山西是能源、资源大省,也是物流大省,主要产品60%以上要销往省外,日用消费品绝大多数来自于全国各地,所以中鼎探索多式联运意义重大。”
“省内公铁联运网基本形成,国内公铁海航联运网基本形成,跨境班列将实现常态化开行,线下资源持续向线上集聚……这是中鼎物流园开园一年来所做的努力和成绩。”中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艾文凯告诉记者,实现各种交通方式融合发展,是降低物流成本、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艾文凯说:“目前,中鼎组建500辆汽车的‘中鼎车队’,专线覆盖铁路周边及郑州、石家庄、西安等周边城市。建立了空铁合作办理点,园区设立了无水港,开通了铁路口岸作业区。随着‘运力池’中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运力的不断丰富,能为客户提供最经济、最高效的多式联运物流解决方案,并让客户一张单据、一个单号就可‘跑’通物流全程。”
肩负重任,打造山西“货运走廊”
看一组数字,一年来,货物吞吐量达213万吨,日均达5860吨,园区仓储运用率达80%,经营收入达到1.3亿元。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所带来的成绩令人欣喜。
王黎红说:“山西省委、省政府赋予太原铁路局‘领军山西现代物流转型升级’的重任。从中鼎的发展和成绩来看,中鼎担起了这个责任,在打造山西货运走廊时,响亮地打出来‘中鼎模式’。”
在中鼎物流园的货运站台上,记者遇到了浙太供应链管理公司总经理王超。他说:“中鼎去年11月7日开园,我们11月16日正式进驻园区。一年来,中鼎为我们节约运输费用达到15%,预计1000万元左右。中鼎是我们考察很久的选择,也为我们带来高质量的回报,我们期待这样的货运链,从广度和深度方面不断延伸。”
赵春雷说:“中鼎物流园开园以来,先后开行了前往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中欧中亚班列,开发了鸣李至佛山东、大同至京津冀、临汾北至广州小塘西等近20项点到点快速货物班列产品,推出太原至天津港、太原至包头东等12条公路及多式联运专线。打造山西货运走廊建设仍旧任重道远,但我们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路上。”
本报记者 姚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