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国务院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意见行动计划》印发
本报太原11月12日讯(记者 王龙飞)为促进我省走出一条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努力把全省改革发展推向更加深入的新阶段,为其他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性经验,11月8日,省委、省政府印发《贯彻落实国务院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意见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通过实施六大领域的74项主要任务,力争到2020年重点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行动计划》将74项主要任务划分为:健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机制,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推进重要领域改革,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深度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拓展转型升级新空间;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山西六大领域。
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我省提出将从能源供给、消费、技术、体制和全方位开放等方面率先突破,实现从“煤老大”到“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的历史性跨越。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省鼓励实施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推动太原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支持具有较好基础的城市创建创新型城市;推行科技创新券、鼓励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
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我省将在煤炭、焦炭、冶金、电力等领域,加大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力度,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行国有企业高管人员外部招聘和契约化管理制度;制定出台山西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方案,率先选择30家左右国有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等。
加快推进重要领域改革,我省提出推行“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全面清理和大幅压减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点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探索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监管模式;调整优化行政区划,解决设区的市“一市一区”等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对我省主导产业衰退严重的城市,比照实施资源枯竭城市财力转移支付政策等。
拓展转型升级新空间,我省提出打造一批具有多式联运功能的大型综合物流基地,着力打造中国(山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等。
建设美丽山西,我省将在全省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等。
不同于以往的印发文件,《行动计划》在列出每项主要任务同时,将推进具体举措一一进行详细阐述,并注明该项任务的牵头单位。74项主要任务共计235条推进具体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