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市县新闻

铁腕治污,倒逼“中国铸造之乡”转型升级

  晴朗的初冬,广袤的蓝天下,泽州县南村镇的铸造工业园区建设施工现场,铺主道、做护坡、运输车来来往往……一片繁忙的景象。占地面积3000亩,总投资30亿元的工业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工,即将迎来升级换代的铸造企业入园。
  铸造业一度是泽州经济发展的“功臣”,南村镇被称为“中国铸造之乡”。高峰时期,全县共有铸造企业110余家,铸件年产量达100万吨。其中,仅南村镇就有铸造企业51家,有国家认定铸造生铁生产企业3家、高炉3座。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生产工艺落后、研发创新实力弱、经营方式粗放等问题日益凸显,全镇二氧化硫年排放370余吨,氮氧化物约280余吨,烟尘约170余吨,粉尘约70余吨。
  宁可伤筋动骨,也要脱胎换骨。为改变铸造业面临的发展困局,泽州县以壮士断腕的决绝,提出了“环保全部低排放、技术全部高提升、工艺全部短流程、企业全部进园区、园区之外无铸造”的发展新模式。
  承载铸造业转型升级希望的南村铸造工业园,不仅是全县铸造行业转型升级的“示范田”,同样也是相关行业“腾笼换鸟”的“桥头堡”及“实验田”。为此,园区全力加大与中技六院、太原科技大学等院校的深入合作,引进国内外先进的“以电代焦、以气代焦”等新工艺、新技术,努力建设国内一流的低碳、循环、绿色、环保、节能的铸造产业园。对南村镇无法做到稳达定标排放且治理无望的铸造企业,坚决采取关停措施,以环境治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入园发展。
  “铸造业要继续发展,必须迈过环境保护这道坎。”铸造园区负责人孙晋泉如是说。按照规划,南村铸造工业园地跨南村镇西峪、孔匠等六村,总规划面积3000亩,入住生产性项目整体规划不超过21家,主导产品以市政铸件、管道系统产品、工程机械铸件等为主,设计铸造产能100万吨。同时,入住生产服务性企业18家,提供从原辅材料到仓储物流的全方位服务。入驻近40家企业总投资30亿元,可整体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解决就业6000人。
  为提高园区建设环保标准,该县专门聘请了南京国环环保股份公司作为园区的“环保管家”,向园区提供环保规划、设计、监测、监理、环保设施建设运营、污染治理等一体化环保服务和解决方案,在园区的环保设施建设方面,累计投入3.56亿元,用于建设日处理污水4000吨的污水处理厂、园区煤改气集中气化站、园区废砂再生中心、园区voc综合治理项目等环保设施。
  为了实现信息化管理,园区还将安装“守望者”监控系统,实现在线监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等排放情况,力争使总污染下降85%左右,生产效率提高一倍,产品利润提高50%,在促使铸造产业提升改造的同时,达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
  经园区规划和设计专家评估,随着淘汰落后产能战役的推进,一期项目投产后,污染物排放将发生根本性改变,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将由原来370余吨降至1吨以下,氮氧化物年排放量将由原来280余吨降至30吨以下,烟尘年排放量将由原来170余吨降至7吨左右,粉尘将实现零排放,真正做到低碳节能、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科学发展。
  环保行动倒逼企业自身转型,泽州坚持绿色引领,“中国铸造之乡”必将带给人们不一样的发展前景!

本报记者 崔振海 实习记者 暴丽鹏 通讯员 徐晋芳 徐军利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11-12期

  • 第2017-11-11期

  • 第2017-11-10期

  • 第2017-11-09期

  • 第2017-11-08期

  • 第2017-11-07期

  • 第2017-11-06期

  • 第2017-11-05期

  • 第2017-11-04期

  • 第2017-11-0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