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个世纪的80年代末起,山西就发出了“要发展汽车产业”的呼声,但受种种因素的困扰,汽车产业一直未发展起来。直到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异军突起,山西方才抓住机遇,汽车产业才有了起色,产业规模稳步壮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改善、效益提高、后劲增强的较好发展态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积累了一定的发展优势。
但我们必须看到,与周边省份特别是国内汽车产业发达省市相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汽车产业规模总量偏低,企业规模普遍不大,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有待提升,综合竞争力依然较弱。产品结构升级任务依然较重,产业整体集中在中低端市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产品不足,新能源汽车配套能力不强,专用车产品同质化和低质化现象较为突出,产业带动性还不够明显。技术创新能力还较薄弱,企业技术研发投入普遍仍需提高,装备水平仍然较低,汽车产业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还比较缺乏。零部件配套能力仍需提升,汽车零部件产品技术水平还较低,主要集中在微型车、中轻型载货车等低端产品,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关键零部件产品还较少,多数产品主要供应维修市场,为整车生产企业配套能力较弱等。
如今,汽车产业发展正呈现历史性重大变化趋势,国内汽车产业竞争格局发生着深刻变革,对于后来者的山西而言,这开启了汽车产业做大规模、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期。因此,只要认清差距,突出发展重点,强化创新驱动,山西汽车产业迎头赶上不是梦。
王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