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西大学作为全省七个省级法治创建示范点以来,该校把法治创建示范点建设作为推进全面依法治校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出台了依法治校的战略规划,进行了多层次、多领域法治创建部署,开展了有重点、有步骤的法治创建推进工作。
尤其是在依法治校、法治教育宣传和法治文化建设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该校依法治校工作水平,提高了广大师生员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积极发挥了高校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的作用,发挥了法治对学校改革和发展的规范及保障作用,为早日建成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实现山西大学振兴崛起奠定良好基础。
“我校作为山西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自学校法学院建院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培养了众多优秀的法律人才,为我省地方法治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加快形成覆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加强和改善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山西大学校党委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为弘扬法治精神,进一步促进我省法治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山西大学党委书记师帅如是说。
高度重视精心部署 积极发挥示范点引领作用
为确保法治创建示范点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山西大学结合学校实际,成立法治创建工作领导机构,研究制定了《山西大学关于开展法治创建示范点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工作任务清单》,共分三个阶段稳步落实法治创建示范点建设工作。
——安排部署阶段。山西大学认真组织学习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法治山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法治山西建设重要举措工作规划(2015-2020年)》及《2017年法治山西建设工作要点》等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学校召开法治创建示范点建设工作会议,明确开展法治创建示范点的意义,切实增强示范点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定工作重点,进行任务分解,列出任务清单,制定工作计划,指定专人负责。各院(系)成立了法治创建示范点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师生认真学习法治创建示范点有关文件,深入理解法治创建示范点建设工作,制定工作标准,把创建示范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综合利用校园报纸、广播、电视、橱窗以及学校“两微一端”新媒体等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创建示范宣传活动,营造创建示范点工作的良好氛围。
——组织实施阶段。依据省委法治办制定的全省法治创建分类指导标准,按照学校统一规范及要求,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有成效地组织实施法治创建示范点建设工作,该校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一步推进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严格贯彻落实“三重一大”议事决策办法,严格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处(部)务会议制度等依法决策制度,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在政策制定、重大事项决策中突出法治思维,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用法律决策办事的机制,充分发挥法律事务办公室对该校重要决策的法律把关作用,加强重要决策的法律全过程参与,从机制上保障学校依法决策。按照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形成班子成员职责清单,做到认真厘权、严格清权、公开晒权。与此,该校建立健全校院两级党委中心组集体学习、中层领导干部任前法治培训等制度,把宪法法律列为该校党校和学院二级党校必修课,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学法、守法、用法、护法方面的示范带头作用。
——加强法学学科建设。该校把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摆在重要位置,加强法治理论和实践研究,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理论支撑,厚植法治人才培育的土壤,深度挖掘法治资源,注重服务社会,精心设计法治文化载体,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
同时,学校围绕法治创建示范点建设工作目标,对照工作标准,对本单位法治创建示范点建设工作进行全面自查,根据自查情况和存在问题,完成自查报告并提出整改方案;结合工作实际,强化责任落实,按时完成创建任务,撰写本部门创建自评报告。山大法治创建领导组对各单位开展专项检查督导工作,及时把握法治创建示范点建设的新情况,发现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进行整改和建设;建立法治创建示范点季度报告制度,在创建活动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取得的经验等方面进行总结,及时向上级报告;将创建活动列入到各单位年底考核中,进行述职述廉述法。
就未来学校法治建设的深化,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山西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在“干”字上下功夫,以务实管用的工作措施,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中发挥先行作用,在法制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出实招、求实效。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用在抓工作上,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感召下,山西大学将结合高校实际、结合法学专业特色,持久深入抓好法治宣传教育,强化师生知法、学法、懂法、用法,并在学校形成培育崇尚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良好风尚。山西大学不断深化法治创建工作,依据省级法制创建示范点要求,进一步深化学校的法治创建示范点建设工作,查漏补缺,及时整改,总结范式,同时,提升学校的法治创建社会影响力,积极发挥示范点引领作用,为全省大、中、小学开展法治创建活动提供有益借鉴。
建设法治文化阵地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近年来,在山西大学这所百年老校美丽的沃土上,法治创建活动一桩接着一桩,不断涌现,结出累累硕果,专业人才不断涌现,或为省委省政府建言献策,或为地方经济建设出谋划策担任法律顾问,或在各类学生大奖赛中荣获嘉奖,学校以学科建设为抓手,不断发挥高校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为推进依法治省、为山西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出应有贡献。
2015年,山西省首个地方立法研究咨询基地就建在山西大学。正如校党委书记师帅说,把“地方立法研究咨询基地”放在山西大学建设,不仅体现了省人大对山西大学的信任、关心,也是对学校法学研究、服务社会能力的肯定,同时,为学校在法治理论研究、队伍建设中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今后,学校的每一位领导干部、每一名师生员工要树立法治思维的能力,努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为进一步促进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做出应有贡献。
山西大学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通过专题学习、理论讲座、模拟法庭、微视频等活动,强化法制宣传教育活动。2017年5月7日,央广网北京消息:“在山西大学,法学院的师生们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发言。谈到中国特色法治理论研究,山西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张钧说:‘总书记的讲话给了师生很多启发,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就提到要在世界上建立中国话语体系,中国法治话语体系也是中国话语体系的一部分。法学教育和法学实践要紧密结合,两个平台要加强交流,邀请法律实务部门的人到学校讲座、讲课,让学生去实践部门锻炼。’”
2016年,“12·4”国家宪法日前后,山西大学为营造良好法治氛围,进一步推动“七五”普法规划目标任务全面落实。11月28日至12月4日,该校积极响应落实,开展“千人签名”“我言我法”征集、宪法知识讲座、海报设计展览、“宪法在我心中”演讲比赛、模拟法庭、宪法宣誓、法治微电影展播、普法知识竞赛、社团普法手册发放、普法系列活动闭幕式等十二项活动,参与人数达4500余人。其间,共制作宣传海报21张,微信推送27条,阅读人数达3000余人,不仅传播了法律知识,弘扬了法治精神,更在该校掀起了一股“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热潮。
今年,该校学生会在3月10日至11日期间,举办了为期两天的山西大学“3·15”主题系列活动。3月10日,举办相关论坛,特邀太原市小店区消费者协会秘书长马顺英、工商分局消保科科长张凤根就消费问题进行讲解。3月11日,开展“3·15”系列活动之“依法维权,安全消费”维权活动,包括现场问答、问卷填写、投诉表发放等,内容丰富具体,贴近生活实际,近千名同学积极参与。
……
创建法治校园,为实现中国梦努力,需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需要更加广泛的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山西大学多种普法系列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全校师生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为同学们的法德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阵地。同时,促使大学生关注法律,培养法律意识,更弘扬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范天虎 石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