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县西北部黄河岸边的八堡乡新庄则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2015年,年仅37岁的李浪浪带着乡亲们的信任,当选为该村新一届村委会主任。面对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吃水困难、日子艰苦的贫困家乡,李浪浪以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创业精神,带领全体村民撸起袖子加油干,短短三年时间,新庄则村形成了心齐气正、科学发展的氛围。
全力解决吃水难题
新庄则村由新庄则、白草坪、谢家沟三个自然村组成,吃水困难是最头痛的问题,以前还有些引水工程,但水泵、电机以及输水管道年久失修,村民又开始挑水。年轻人外出打工后,到外面挑水的只剩下老弱病残者,苦不堪言。
上任第三天,李浪浪便与群众共谋引水大计。新庄则村原有一股沟泉水,但已远远满足不了需要,于是李浪浪带领大家在山沟里找到两处好水源,他还自掏腰包清理维修了蓄水池。三个月后,三股水合并成一股水,源源不断地流进各家各户,满足了全村的人畜吃水。
2016年春季,谢家沟和移民新村的自来水管有一段漏水严重,而且超龄服役的水泵、电机因年久失修也运转不灵。李浪浪闻讯后,赶紧组织人抢修,但因老化太严重抢修不力,于是他专程跑到县水利局求助,最后在县水利局的支持下,重新换上了输水钢管。那前前后后十多天里,李浪浪一直坚守在工地上,直到村民又重新吃上了水。
2017年3月15日,白草坪村的自来水突然关闭停用,村里百姓叫苦不迭。原来是因为白草坪村外出打工的人多,家里只留下些老年人和有伤病没法打工的,村里的水工感到入不敷出,难以运营,便停了自来水。李浪浪知情后,当天就给水工王枝高打电话,再三要求不能停水。在李浪浪的调解下,白草坪村又吃上了自来水,全村人齐声叫好。殊不知,这是李浪浪自掏腰包1000元换来的结果,为了减轻村里的水费摊派,他用自己的钱补贴给水工。其实,水工王枝高也有难言之隐,年事已高的他没有其他生活来源,他只要求给个公道价,能维持自己的生活就可以。
李浪浪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三个村解决了吃水问题,赢得一片赞誉声。
倾心守护文化遗产
新庄则村委会下辖的自然村谢家沟,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古庙,名叫佛殿庙。曾是雕梁画柱、屋檐四挑、前廊后厦、气势不凡,香火旺盛,后却年久失修,失去了光彩。
为了保护村里的历史文化遗产,李浪浪组织新庄则村委会三个自然村和临近的桃堡洼村委会山咀村一起重修佛殿庙,并准备将古庙打造成一流的旅游圣地。随后,四个村成立了李浪浪、李根有、王枝高、王枝源、王生全、郝九清、郝占福七个人组成的文物修复保护领导组,开始了古庙修复大计。
在临县宗教局局长薛孝泽的支持下,维护工程立了项,预先支付工程资金5万元。从开工到竣工,李浪浪和领导组的王枝高基本上每天都守在建庙工地。
经过三个月的建设,修缮一新的佛殿庙光彩峻工。新建的庙宇、新塑的神像、新筑的门窗、围墙、大门,重新彩绘的墙面和壁画等,一下子在荒山秃岭中呈现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竣工那天,附近的村民都聚集而来,欣赏佛殿庙的崭新姿容,观赏文化剧团的精彩演出,同时献出自己的爱心。竣工庆典三天时间,群众捐献善款了10.1万元,大大弥补了工程款的不足。
好政策助推大发展
李浪浪当选新庄则村村委会主任这几年,也遇到了党的好政策,扶贫力度前所未有。县、乡首先给新庄则村安排了扶贫工作队,由临县红枣产业局帮扶村子脱贫。扶贫工作队在红枣品种产量上下功夫,帮群众改良优质品种。
临县红枣产业局在这扶贫的三年中,第一年和第二年分别送给新庄则三个自然村红枣有机肥3000袋,第三年也就是今年送来红色有机肥3000袋、蓝色有机肥3000袋、绿色有机肥750袋。这些大大增加了群众经营红枣的积极性。三个村的红枣产量由原来的年产20多万斤增加到了30多万斤,而且质量有很大的提升,个大、肉厚、口感好,卖出了全乡第一的好价钱。另外,红枣产业局又投资3万元,不仅维修了村委办公室,还硬化了办公院落,新筑了门窗、大门、围墙。
如今的新庄则村村民不但生活富裕了,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好些外出打工者了解到村里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也都陆续回来创业了。
村民们对新变化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笑在脸上。他们由衷地赞叹是党的好政策让自己脱了贫致了富,是他们的好带头人李浪浪让自己对未来的生活越来越有信心。
王毅 薛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