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市县新闻

永济多措并举“引凤还巢”

  

昔日“鲤鱼跃龙门”今日“春暖凤还巢”
  本报运城11月27日讯(记者 杨永生 通讯员 卫明珠 王超)永济虞乡镇农民程杰,在外打拼多年有了不少积蓄。这位乡亲们眼中的能人,在永济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带着自己的园林工程团队,毅然回到家乡投资创业,注册成立了山西绿风苗木有限公司,通过发展自己熟悉的特色苗木产业,带领乡亲致富,助力家乡发展。目前,他的公司已经流转土地6000亩,栽植各类苗木800万株,市值1.5亿元,逐步成为全省最大的苗木基地。
  程杰只是永济市转变服务理念,实施“引凤还巢”的一个缩影。昔日“鲤鱼跃龙门”,今日“春暖凤还巢”,这些在外创业的成功人士,积极投身家乡建设。目前,已涌现出了高社革、张明社、姚军等一批创业典型,成为引领永济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今年,永济大力实施“凤还巢”计划,全力激活“人回乡、钱回流、企回迁”的“归雁经济”。市委书记徐志英春节期间亲自远赴北京,看望慰问在外务工开饭店人员,鼓励他们做大做强永济餐饮品牌,壮大自身后返乡创业,投身家乡建设;市长孙中全责成财政部门拿出100万元经费作为保障,建立完善外出务工人员信息台账、服务需求台账和服务在外人员事项督办落实反馈台账,实现市、镇(街)、村三级服务网络全覆盖。
  同时,该市针对传统餐饮文化底蕴深厚这一实际,迅速明确工作思路,聚焦服务在外人员,成立了以政协主席为组长的“永济在外务工人员关心关爱计划(‘凤还巢’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组建餐饮行业联合会,逐步实现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以餐饮业转型升级带动全市服务业发展。今年11月份,该市又邀请南京工商界考察团,在永济进行实地考察,全面了解永济开展深度合作。
  在具体措施上,该市实施了“三四三”工程,即“健全三级网络、搭建四个平台、打造三个基地”。
  健全三级服务网络。该市相继成立了在外经营餐饮业转型发展领导组和促进会,10个镇(街)、19个成员单位和265个行政村分别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以村、镇为区域、以村协管员和乡镇劳动保障所、扶贫办、农科所为具体负责单位,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就业培训、政策咨询、法律维权、跟踪管理等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生活、就学等后顾之忧。
  搭建四个平台。先后确定并完善了一年一次外出务工人员座谈会制度、金融部门帮扶联席会议制度、服务外出餐饮业事项交办制度、工作考核奖惩制度等六项工作制度。并由促进会牵头,设立了永济在外经营餐饮业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永济外出务工人员微信服务群平台、服务热线平台和法律援助热线“四个平台”,做到专人负责、专人管理、专人解答,目前平台关注人数超过2万人,服务热线接待500余人次,交办办理事项160多件。
  打造三个基地。围绕打造“永济面食孵化基地、山西面食餐饮青年创业基地、山西面食永济优质食材基地”三个基地,通过提供网络信息、法律援助、后勤保障、亲情护送等细化深化创业服务,该市对在外经营餐饮人员的精准帮扶,做到有求必应、有难必援。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11-27期

  • 第2017-11-26期

  • 第2017-11-25期

  • 第2017-11-24期

  • 第2017-11-23期

  • 第2017-11-22期

  • 第2017-11-21期

  • 第2017-11-20期

  • 第2017-11-19期

  • 第2017-11-1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