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市县新闻

“没想到,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小雪时节,阳光和着冬日独特的气息,倾洒在阳高县东小村镇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安置点新东村。一幢幢整齐的房屋比肩而立,干净的马路,整齐的院落在这片已无绿色的土地上显得格外靓丽。
  天气虽冷,但新东村的新村民心里却格外的温暖。
  “真没想到,我们这些贫困户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11月21日,领到新房钥匙的东小村镇下马涧村民李金正在打扫新居卫生。
  今年52岁的李金,上有80多岁的老父亲,下有尚未成家的儿子,因患有腰间盘突出,全家仅靠着10多亩地种玉米和谷子过活,生活十分拮据。2015年老李通过精准识别被确认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被列入易地移民扶贫搬迁户。
  回忆起原来居住的旧窑洞的辛酸,老李哽咽着沉默了。他原来居住的土窑洞是祖辈留下来的,有100多年了。祖孙三代没盖过新房,一直居住在一起,生活不方便不说,每年夏天都要在窑洞顶铺上一层厚厚的胶泥土防止渗水,冬天上窑顶扫雪,又费钱又费时,还不安全,老是担心窑被压塌。
  “近几年,我们两口子说得最多的还是盖房子的事,建新房的想法二十年前就有了,可是没钱一直也没有实现。”老李的老伴说。
  “这辈子也没想到,党和政府帮我实现了梦想,国家易地搬迁扶贫政策让我三间房仅仅花了不到1万元,就圆了住新房的梦!”老李说,“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扶贫好政策,单靠我们自己的努力,是不可能实现这个愿望的。”
  看着自己的新房子,老李满怀信心规划着:我准备在这儿放个新衣柜,那边放个电视柜。
  “钱?”
  “钱不是问题,去年政府帮我养了肉牛,还聘我当护林员,明年,政府为我们移民新村搬迁户配套的200栋蔬菜大棚建成运行后,我们不仅能分红,还能在专业合作社打工,再加上现在党和政府给咱们的许多优惠政策,年底我不仅能脱贫,以后的生活也一定会越来越好。”在老李滔滔不绝的话语中,记者深切地感受到了他内心暖暖的幸福和满足。
  从老李家出来,听着从新房里传出来的一阵阵笑声,相信对阳高县已领到新房子的搬迁户来说,这个冬天暖暖的。

本报记者 杨晓明 通讯员 闫继东 史亮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12-03期

  • 第2017-12-02期

  • 第2017-12-01期

  • 第2017-11-30期

  • 第2017-11-29期

  • 第2017-11-28期

  • 第2017-11-27期

  • 第2017-11-26期

  • 第2017-11-25期

  • 第2017-11-2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