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加强A,不断循环往复的正反馈效应。这其实就是“复利”的内在原理。
世界上的事物,有两种分布形态。一种叫“正态分布”,一种叫“幂律分布”。正态分布指的是,平均水平的占主要部分,极好的和极差的都只占少数。幂律分布指的是,极好的占比20%,其余的占剩下的80%,也就是“二八定律”。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件符合正态分布,比如身高、体重、健康状况、智商的分布,班级百米短跑竞赛的成绩分布等等。但生活中更多的事件符合幂律分布,比如收入水平、财富净值、股市波动、网站的点击量、公众号文章的阅读量或粉丝人数等等。
自然科学领域的很多事物都符合正态分布,而社会科学领域的很多事物都符合幂律分布。在幂律分布事件的运行过程中,掺杂了复杂的人性。二八定律背后的影响因素是复利的正反馈效应。比如一个公司中招聘了一些实习生,只要假以时日,20%的人会变得极其优秀,剩下的人则会比较平庸。这种正反馈效应是怎样形成的呢?是认知和行为的不断互动,使得每个个体获取资源、运用资源、整合资源的能力逐步发生变异,其中的强者将不断进化,而弱者则沦为平庸。
从内在运行规律来看,也许“复利效应”,和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以及索罗斯说的“反身性”,有很大的类同性。知行合一,说的就是认知和行动是一体的,不断互为影响,不断互为催化。认知影响了行动,行动催化了认知。复利效应和知行合一指的是一种强大的正反馈效应,而反身性则既可能导致正反馈效应,也可能导致负反馈效应。
金融投资领域要取得复利效应,必须投资于长期而言靠谱的人,靠谱的股权,靠谱的资源。同时要避免亏损,尤其是严重的导致本金永久损失的风险。在社会生活领域,一切涉及到人性的互动事件,都能看到复利效应和复利效应的影子。比如,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总是鼓励孩子,而不是批评孩子,与他之间就会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他反而会越发自觉地对待学习,追求进步。相反,如果总是去批评他,甚至老骂他没用,他可能就会破罐子破摔。叛逆的心态,为了反抗家长,反而适得其反。学习上也是这样,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不断阅读、向高手学习、勇于实践、反省总结,假以时日,就会产生复利效应。健康上也是如此,虽然人的寿命不能自主决定,但我们可以努力追求健康的生活。好的心态,好的饮食习惯,好的作息习惯,适当的运动,戒烟戒酒,无不良嗜好,节制欲望,避免陷入极端的宗教信仰等等,假以时日,也会产生复利效应。在人际关系的互动中也是同理,如果你真诚用心地去对待一位朋友,基于心理学上的回馈机制,朋友也会投桃报李。如果轻视蔑视无回应,那么互相的情感就会慢慢变淡。
这就是复利的本质。(钱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