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贫困户有志想做;让贫困户有事可做;让贫困户有技会做;让贫困户有钱能做;让贫困户有人帮做。11月23日全省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会在左权县召开。
此次会议旨在进一步推动旅游扶贫工作进展,将旅游扶贫任务落到实处、起到实效。此次会议也是2017山西旅游发展大会的一项重要活动。
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贫困人口减贫脱贫的重要力量,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载体。这次大会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精准施策,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求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合力推动旅游扶贫,把山西的“绿水青山”转变为助力脱贫的“金山银山”。
近年来,山西省旅游扶贫机制不断健全,模式不断创新;旅游扶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旅游扶贫队伍能力不断提升。为推动贫困地区事业发展、促进贫困家庭就业、贫困人口增收发挥了积极重要作用,为全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积极贡献。据介绍,我省六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五处分布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四处分布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河曲、偏关、临县、永和、吉县等沿黄贫困县构成了黄河文化旅游的精华;左权、武乡、兴县等革命老区贫困县体现了红色文化旅游的内涵,壶关、陵川、平顺等太行山贫困县蕴含了生态旅游的精髓。
目前,省旅发委已成立了省旅游扶贫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将坚持问题导向,压实工作责任,将旅游扶贫工作列入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战二十项行动。召开了10个深度贫困县乡村旅游工作座谈会,确定了忻州市静乐县庆鲁村等20个具有旅游资源和特色的古村古镇作为工作重点,组织专家学者对20个示范村的旅游资源和乡村旅游扶贫工作进行调研等。组织省内11家旅游规划单位帮助省内32个贫困村义务编制脱贫旅游规划。
下一步,将通过吸收贫困人口在旅游景点参与管理、服务,增加工资性收入;扶持引导在旅游景点摆摊设点,经营农家乐、家庭旅馆,增加营业性收入;统筹使用贫困村、贫困户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资源以及房屋、车辆等固定资产,增加资产性收益;通过旅游产业带动贫困户参与特色农产品加工、观光农业、交通运输业等上下游产业,增加多项劳务收入。重视引入市场主体参与,建立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机制,构建有效的企农利益联合机制,积极引导贫困群众直接参与门槛低、投入少、回报快、收益稳定的农家乐、家庭旅馆、小型超市、观光农业等的旅游产业,多渠道增加贫困户收入。
栗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