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陕蒙冀四省区原生态民歌人才培养结业
民歌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山西是民歌的海洋,是民歌演员都要追寻的地方。晋陕蒙冀四省区原生态民歌人才培养项目是近年来国内规模较大的跨区域民歌人才培训项目,今年9月中旬,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晋陕蒙冀原生态民歌人才培养班正式在太原开班,30位目前活跃在演出一线的民歌手参加了培训,在为期三个月的时间里,在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和省文化厅的指导下,这些学员顺利完成了集中授课、随团实践、采风交流等项目任务。
本此培训紧紧遵循人才培养规律,课程安排围绕培养新一代高素质优秀民歌手进行设置,聘请了42位国内外名人专家教师进行授课。在为期一个月的集中授课中,实际授课62次,其中党课1次,技能课38次,理论课23次,观摩了5场优秀剧目,举行了2次座谈会。教学内容既有人文素养知识,又有专业技能训练;既有声乐单项训练,还有舞台表演综合训练;既有音乐理论知识补充,还有从国际到山西的民歌知识扩展;既有美学、古典诗词等素质提升课程,还有坚定文化自信的党课等,真正做到了缺什么补什么,又为学员未来发展做了知识储备,并进行规划,既有前瞻性,又有实用性,体现了以人为本、量体裁衣的原则。
12月3日至12月9日,培训班赴山西民歌之乡河曲、左权进行采风交流。在此期间,学员们观摩了当地艺术团举办的2场演出,举办了2场采风交流演出,与当地老艺术家举办了2次座谈会,深入山村体验生活,向民间老艺人学习,从原生态的土壤中挖掘艺术矿藏,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
12月14日晚,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晋陕蒙冀原生态民歌人才培养结业汇报演出《新时代民歌传人》在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华夏剧场隆重上演。汇报演出从学员学业汇报入手,讲述学员的学习心得体会,以黄河、太行、长城三大文化标志为表演环境,合理配置音乐表现形式与手段,通过学员们精彩演唱20多首经典民歌,充分展现了民歌永恒魅力,唱出了时代新声。
12月15日,以“新时代语境下中国民歌的复兴之路”为主题,培训班举办了专家座谈会,与会专家对于本次培训班新颖的课程设计、严格的教学管理、多样的教学形式、规范的教学流程、一流的教师团队和高质量的课堂效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次培训起到了民歌继承和发展的双层作用。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院长谢玉辉表示,山西民歌文化积淀异常丰富,民歌种类和作品之多、流布和影响之广泛,在全国首屈一指。晋陕蒙冀四省区由于地理相接、民风相近,各省区民歌相互渗透、影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渊源关系。今后,希望四地歌手能继续学习和交流,进一步促进我国民歌艺术的发展。
本报记者 王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