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综合新闻

“这样的绰号我喜欢!”

  “白强,咱们再联系一个村去谈谈机井浇灌价格的事。”
  “你还去呀!你没听人家机井承包人背后说你什么吗?”
  “说我什么?”
  “说你是多管闲事瞎操心,还送你绰号认死理、一根筋、难说话、铁算盘。”
  “呵呵,说的还真不少!不过,这些绰号我喜欢,再多也无妨。”
  12月19日,稷山县供电公司经理兼党支部书记王俊栋在安排完单位工作后,准备叫上办公室主任白强一起去农村商讨机井浇灌降价事宜,没想到却被“数落”了一番。是什么原因让机井承包人对王俊栋如此“反感”?这话还得从“井井通电”工程说起。
  2017年,稷山县供电公司投资1.16亿元,对全县172个村的749眼机井进行了高标准电力设施改造,将以前由村委或机井承包人管理的线路和变台全部接管。此举不但大幅提高了机井线路供电能力,从根本上保障了农业排灌用电,而且今后所有用电问题都由供电企业负责运行维护,彻底省去了村委和机井承包人管理机井电力设施过程中遇到的安装、维修等麻烦和费用,群众对此给予高度评价。
  王俊栋认为,保障农业排灌用电让土地多打粮只是“井井通电”工程造福百姓的明面部分,而接管机井供电设施为村委会和机井承包人省去管理维护费则是一笔看不见的政策红利。他和公司其他班子成员商议后,决定从机井全部由村委会管理的太阳乡均和村入手,为群众找回这笔红利。
  10月下旬,王俊栋等人终于弄清了以往每年均和村在管理机井电力设施方面的投入情况,随即,他们联合村委会向全体村民贴出公告,将原来全村15眼机井每年由村民负担的近80000元电力维护费用进行剔除,将每亩浇地价格从原来的每小时48元降到46元,赢得村民纷纷点赞。
  王俊栋等人又开始去做机井承包人的工作。11月以来,他们抽空跑了好几个村,但大多由于机井承包人不愿舍弃既得利益无功而返,个别承包人甚至指责王俊栋是“多管闲事瞎操心,断了人家的财路”。对此,王俊栋不以为然。他坚信,只要是为了广大群众去办事,就一定能够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就一定能够赢得群众的支持。
  有关人员算过一笔账,运城市现有1.91万眼机井,如果在全市推广均和模式,按每眼机井一年让利5000元,那么,仅此一项“井井通电”工程每年就可减轻农民负担近一亿元。放大到全国,将会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数字。也正是这个原因,许多人才理解了王俊栋对绰号的喜欢和不以为然。

本报记者 张剑雯 通讯员 冉涌 卫小鹏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12-20期

  • 第2017-12-19期

  • 第2017-12-18期

  • 第2017-12-17期

  • 第2017-12-16期

  • 第2017-12-15期

  • 第2017-12-14期

  • 第2017-12-13期

  • 第2017-12-12期

  • 第2017-12-1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