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2017年,是山西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常的一年,是山西经历重大转折、奋力开创新局的一年。山西经济历经爬坡过坎、攻坚克难,企业效益不断提升,结构调整深入推进,转型升级势头强劲,民生保障持续改善,经济运行呈现重大标志性变化,经济发展已经由“疲”转“兴”。
2017年,全省上下面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艰巨任务,面对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时代使命,勇于担当、奋力拼搏,山西历史翻开崭新的一页。
从今天起,我报特别开设《开启新征程迈向新时代 2017山西经济盘点》专栏。通过梳理报道今年山西经济的大事要事,回望不平凡的2017年,展望即将到来的2018年,在党的十九大精神鼓舞下,山西3680万人民汇聚更广泛的共识、积蓄更磅礴的力量,新时代更有新作为,努力走出具有中国特色山西特点的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新路。
从今年一季度开始,曾经出现“断崖式”下滑的山西经济在预期中表现亮丽。开局平稳向好,一季度交出了一份“GDP增速6.1%”的答卷;上半年经济发展由“疲”转“兴”;前三季度全省经济增长又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爬坡过坎的山西能交出这个成绩单着实不易。
“质量好”:经济运行质量效益持续改善
全国11月份的经济形势已经发布,各省市的11月份经济数据虽然还没有出炉,不过从前10个月的走势不难看出我省的主要经济指标大部分都在好转。
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张晓东表示,从前10个月来看,主要经济指标不仅稳中向好,而且好中提质。
较为明显的改变是,前三季度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22.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7.0%,低于出厂价格5.7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盈利空间扩大,不难看出,市场供求关系改善,主导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受益于此,1-9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654.7亿元,同比增长31.1%;实现利润704.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02.9亿元,是2012年以来同期最好水平。
“主要经济增长指标在去年同期基数比较高、近期国内外不确定性增多的情况下,特别是扎实推进结构调整、污染防治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效果,这充分说明经济的韧性很强,增长质量好。”张晓东说。
“效率高”: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
高质量的背后是经济发展的韧性强,高效率的背后则是有效投资的信心足。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投资的支撑。1-10月份,全省高技术产业投资完成202.8亿元,增长16.8%,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0%。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8.9%,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4.7%。工业技改投资增速加快。1-10月份,全省工业企业技改投资完成519.4亿元,增长13.9%,占全省工业投资的比重27.9%,比前三季度提升0.3个百分点;全省工业设备购置投资624.3亿元,增长9.8%;新能源发电完成投资310.6亿元,增长23.6%。投资的关键性作用正在有效发挥。
记者了解到,今年年初我省确定的煤炭、钢铁去产能任务正在顺利推进,今年三季度新增的粗钢和煤炭去产能任务也已分解下达,正在抓紧落实。
截至9月底,全省商品房待售面积1393.5万平方米,比2016年末减少367.5万平方米。全省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40.9%,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治理业投资增长9.8%,“三去一降一补”成效明显。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中,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8%,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7.2%,高于第二产业16.7个百分点,其支撑引领的作用更加凸显,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动力强”:供给侧改革红利持续
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的同时,有外界声音认为,山西PPI,也就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增长24.8%,特别是煤炭、焦炭、冶金价格上涨幅度都在30%以上,那么,支撑经济向好的因素,是否主要归功于这些“黑色系”产业的上涨?
张晓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指标上看,得益于市场供需关系的改善和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但从根源上看,则是全省上下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转型发展的结果。近一段时间来,我省第三产业占比提高、新兴产业增速加快,都反映出我省转型发展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省统计局副总统计师窦志达认为,只有供给侧改革提供的动力才能达到如此强劲的效果。目前,我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红利将进一步持续,全省民营经济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发展新动能在加速形成,省委、省政府推动转型综改,创新驱动等政策效应将进一步释放,全省上下干事创业的氛围会进一步浓厚——上述种种“因素”,也都将成为强劲动力、成为推动经济稳步向好的坚实基础。
“当前我们仍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山西经济长年积累的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窦志达认为,我省仍面临经济增长主要由传统产能释放驱动、投资增长后劲乏力、市域发展不平衡、实体经济尚存困难、环境改善任务艰巨等难题。
对此,张晓东也提出,当前我省正处于经济步入合理区间的重要节点,处于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发力阶段,处于全面走向“大治”的关键时期。只有做到“越是经济增速加快,越要坚持推动转型发展”,才能让未来山西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率和动力始终向好,努力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持久的强劲态势。
本报记者 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