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的各项改革工作进入新阶段,形势及任务更加复杂艰巨。思想政治工作在改革新常态中的重要定位更加突显。同样处在改革攻坚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也将不断凸显。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广大员工群众接受的信息广泛而复杂,同时,信息的碎片化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亟需探讨相应的对策,改变原有的工作机制。
一、政工工作的特征
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已经不仅局限于党政机关或政府机构之中,企事业单位甚至合资企业政工工作地位也日益突显。树立政工工作在企业工作中的地位,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员工头脑,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明确思想工作的服务对象,对员工的思想进行改造和提升,帮助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工作有独有的特征,明显区别于生产工作、管理工作,表现为:第一,社会性与辅助性。思想工作的独有特点精神激励,这是与物资鼓励完全不同的概念,是以培养职工的高尚人格及职业素养为根本目标,使其成为合格的社会建设者,同时增加员工对企业认同感,从而激励员工服务企业。第二,操作实践性与思想指导性的结合。政工工作是在思想上处于领导地位的,对企业发展战略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保障和服务来体现政工工作实际作用,从而保证各项工作的统一和有序进行。第三,兼容性与层次性。思想的复杂和多样性,政工工作的多层次、多结构、多针对性是开展工作的前提,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必要手段和模式。
二、构建政工工作“三个创新”新格局
(一)创新组建模式
企业政工工作的成效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政工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所以加强政工队伍建设是先决条件。一方面,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业务培训,提高完善政工人员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政工人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并通过开展考核激发政工工作者学习的主动性,强化对政工人员工作的要求,同时,建立公平的竞争、晋升、奖惩机制,以此激发工作的能动性。另一方面发展相应的培养体系,不断丰富提升工作内涵,既考虑企业的利益,又将政工工作服务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作为企业的既定目标。此外,还要加强政工人员的综合能力培养,为政工人员更好的开展工作,可以适当增加政工人员与行政人员之间的学习交流、岗位交流,从而为企业的政工工作增添新的动力。
(二)创新服务机制
强化企业政工部门的职能,发挥政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作用。一是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通过与企业文化工作的融合,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工作载体,加强党政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度和力度,集中有效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促使政工人才和企业宣传人才形成双向流动的机制,既提高了两者的工作积极性,又让更多适合的人积极从事政工工作。另一方面,强化“党管干部”原则,着力提高政工干部的职业素养,通过强化政工部门的职责,明确权力,确定义务,探索新的工作方法,以企业文化为工作的载体和落脚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充分发挥政工部门的组织作用,通过开展强化基层党组织活动,不断开展丰富多彩、寓教寓乐的活动,激活企业的政工工作机制。
(三)创新载体建设
企业自身环境与政工工作与是相互影响、互为呼应的。通过构建友好的企业环境为政工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至关重要。首先要搭建政工工作齐抓共建的模式,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同行政管理、绩效考核和奖励措施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调动职工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其次,深入做好思想宣传教育,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让企业员工自觉的把个人的利益与企业发展的整体利益有机联系起来,形成良性局面。第三,针对思想政治工作特有的阶段性、广泛性的特点,为其创造长期的、全面的舆论导向环境,创造企业内部利于工作开展的舆论环境,从而有效提高思想政工工作的效果。
政工工作的重要步骤和环节是提升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企业思想政工工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有力保障,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的推动力量,需要各类型的企业予以高度重视并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高效开展起来。(余慧芬 作者单位:同煤实业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