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综合新闻

陈忠辉委员:解决学前教育的教师编制问题

  近年来,国家、省、市高度重视公办幼儿园建设,通过建成一批标准化公办幼儿园,扩充了学前教育资源,改善了幼儿园办园条件。但是,在幼儿园规模壮大的同时,幼儿教师编制问题凸显,成为制约幼教质量提高的瓶颈。
  主要问题有:一是缺乏直接执行的编制政策,幼教编制难以落实。一系列政策虽然都对“幼儿园教职工配备”做出了要求规定,但在实施过程中,人社、编制等部门并没有出台幼儿园教职工编制相关文件,没有核定下发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没有按要求增加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配备幼儿教职工。二是幼儿教师编制短缺,数量严重不足。以临汾市为例,全市共有幼儿教师10780名,其中在编教师906人,占幼儿教师总数的8.4%。2011年至今,全市共补充在编幼教196人(其中,占小学编制67人)。按照教育部《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教职工与幼儿之比的要求,临汾市需要幼儿教职工编制7216个,缺编6308个。三是在编幼儿教师老龄化严重,结构不合理。多数公办园近十几年来一直没有补充编制,在编幼儿教师平均年龄约在40岁左右,且逐渐步入退休年龄。四是幼儿教师队伍不稳定,水平参差不齐。由于编制短缺,公办幼儿园不得已自聘教师、保育员。这部分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工资待遇较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保障制度难以到位,基本权益缺乏保障,致使目前幼儿园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教师队伍的稳定无法保证。
  为此建议:
  一是明确幼儿教师的专项编制,让公办幼儿园依编制招录幼儿教师。二是在现有的师范类高校中,增加幼师类的专业,确保幼师的质量。三是制定农村贫困地区吸引幼儿教师的政策,确保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本栏稿件由本报记者雷清明、王佳采写)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1-25期

  • 第2018-01-24期

  • 第2018-01-23期

  • 第2018-01-22期

  • 第2018-01-21期

  • 第2018-01-20期

  • 第2018-01-19期

  • 第2018-01-18期

  • 第2018-01-17期

  • 第2018-01-1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