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
本报运城2月4日讯(记者 杨永生 通讯员 杨明有)去年以来,稷山县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在“走进新时代、建设大运城”中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办好民生实事,在增加全县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方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017年,该县财政资金用于民生领域支出全年预计达到11亿元,约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
稷山县委、县政府把民生工程放在重中之重,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注重保障民生,持续增进民生福祉。首先,该县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突出抓好民生事业,投资1.28亿元的汾河生态修复稷山段项目全面开工;完成造林面积9000余亩;城区小学、城区初中、妇幼院综合大楼等民生工程建设顺利;投资500万元新建日间照料中心47所,总量达到92所,日间照料中心建设运营走到了全市前列,代表运城市接受了全省观摩。
同时,强化民生保障,认真做实脱贫攻坚、教育事业发展、健康稷山建设、文明稷山建设、生态稷山建设、平安稷山建设等重点工作。该县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投入资金1100余万元,在20个贫困村发展核桃、花椒、双季槐等干果经济林7845亩,启动了16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与因病致贫的1352户进行了“双签约”,全年1000人脱贫任务高质量完成。另外,该县深入开展“四治六化”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投入资金3000万元,干群合力共建美好家园,基本实现了卫生整治无死角、拆违去污全到位。
在此基础上,该县全力推进县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万汇世纪广场已投入运行,建设路通河雨污分流工程、稷峰东街亮化提升改造工程全面竣工,城东水系民悦园、滨河文化广场年前主体完工,投资2200万元的稷峰街改造工程进展顺利,康复路提升改造年底主路面基础完成。省级文明县城顺利通过省复评验收。翟店镇被评为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7个省级美丽乡村试点村产业发展、环境改善,受到省主管部门好评。稷山县投资办好民生实事,使百姓更富裕、环境更美好、社会更和谐,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