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条“山西教育绘出‘振兴’路线图”的新闻非常吸引人的眼球。
报道称,我省力争经过3年的努力,确保到2020年全省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教育总体实力显著增强,主要发展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进入中西部教育先进行列;到2035年,山西教育在全国的排位稳步前移,由“跟跑”转为“并跑”甚至“领跑”,与全国同步实现教育现代化。
这意味着山西教育振兴要形成发展加速度,并以此助力山西转型发展的实现。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教育的发展程度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正比例关系,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站在全球的角度看,美国独立之后,以开放的姿态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在聚集了有眼光、干事业的创业者之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自身教育也走出了一条自开启到加速度的发展之路。之后,美国在成为经济强国的同时,也是一个教育强国,每年吸引着全球众多的学子前去求学。他们为美国带去了更多的人才,在促进其经济更快发展的同时,又为其教育发展提供了方向和动力,二者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在中国,教育强的地方,经济发展都非常之好,比如北京,比如上海。
再看山西,仅拥有太原理工大学一所“211”院校,而且还被网友称作是被大家遗忘的“211”。这与我们的教育质量有关,也与山西的经济发展有关。
可见,经济欠发达,已经在制约着我省教育的发展,同时,它又反过来制约经济的起飞。
从这个意义上说,振兴教育已经成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
欣喜的是,我们早已为教育振兴做过许多努力。近几年间,经济穷也不能穷教育的观点已深入山西的“骨髓”;2017年,更是启动了本科专业优化调整工作,计划用3年时间,削减约20%的“低质、过剩、错位”专业,努力新建一批急需、服务引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兴专业;从中等职业教育入手,推动职业院校资源整合。
现在,按照“山西教育绘出‘振兴’路线图”,今年,我省在此基础上,要削减专业100个以上,立项建设20个优势专业,增设50个急需新兴专业,职业院校走园区化发展,以此推动省内高校、高职院校向高质量进军,为山西提供转型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
当然,振兴教育并非教育部门一家之事,需要财政、人社等部门齐心协力。比如,财政部门在做预算时要保证教育投入都要连年递增。比如,人社部门可通过对市场潜在需求的预测,为高校及职校的专业设置提供依据,等等。
唯如此,山西教育发展才会加速并真正振兴,我们的转型发展才有保障。
贠娟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