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朔州市右玉县右卫镇飘着零星的雪花,镇政府会议室人头攒动,驻村工作汇报会正在紧锣密鼓进行着。
“为7名学生申请帮扶资金8850元,安装了5千瓦光伏太阳能发电设备,并网后预计每年可创收15000元。”
“既要靠政策扶持,又要靠自身动力,怎么把年轻人引回村也是一个问题。”
……
这是山西省商务厅在朔州右玉、怀仁、应县及朔州的开发区进行调研的一个画面。整个调研过程中,深入企业走访时急促的脚步,短小精干的座谈会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输血”到“造血”的精准扶贫改造
“商务厅选拔来的干部都是跟大家同吃同住,永远在第一线,实实在在帮助我们脱贫。”3月6日,省商务厅赴朔州市右玉县开展扶贫调研工作,右玉县右卫镇副书记由衷说道。
调研组一行实地考察了帮扶对象右玉镇下元村、中元村、南元村、北元村、西窑沟村,随机入户走访了贫困户,深入察访了贫困户家庭收支、致贫原因、子女就学就业、医疗救助、住房改造等情况,并与当地村干部和村民亲切交流。随后,在右玉镇与县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村“两委”班子负责人进行了工作座谈,了解帮扶工作现状,研究推进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具体措施,并实地调研了右玉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建设和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工作。
省商务厅厅长韩春霖表示,商务厅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会议精神,传承右玉精神,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贫困村可持续发展,增强内生动力等方面深入研究分析,提出每个帮扶村未来长远发展的建议,完成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从“输血”到“造血”的精准扶贫改造。
用国际化思维完成开发区转型
“招商引资工作是开发区设立的最终目的,要定位明确,精准转型。韩春霖表示,要抓住省委省政府将今年列为转型项目建设年的机遇,用国际化的思维完成开发区的转型改革。”在怀仁、应县及朔州的开发区实地考察并听取汇报,详细了解当地开发区发展的特点、可复制经验及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后,韩春霖这样讲道。
他表示,朔州自身拥有的资源使其具有良好的陶瓷成本优势,陶瓷作为朔州的第二大产业,产品及产能在未来几年很有希望超越目前产能及口碑都很好的潮州等地。朔州的陶瓷要在保持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转型提档升级,用现代化的机器流水作业替代传统的手工作坊,在工艺、造型创意方面下足功夫,打造自主品牌。将环境打造好、品牌打出去,不用“招”,“商”自会寻踪而至。省委省政府提出今年是转型项目建设年,对开发区发展来说是很好的机遇,要尽快完成“三化三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转型,省商务厅将在配合开发区项目落地、深化改革方面重点发力。
抓重点补短板打好脱贫攻坚战
“要继续抓重点补短板,通过驻村第一书记推动县域脱贫。”
目前,商务厅帮扶的右卫镇5个村虽已完成省里的脱贫程序,仍在继续完善帮扶措施,在巩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按照省委、省政府对贫困村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工作部署,今年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帮扶工作落地见效。
下一步,商务厅要积极推动帮扶村的产业发展。产业扶贫始终是脱贫攻坚的主要举措,是帮助贫困群众持续稳定脱贫的根本手段。要继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指导帮扶村大力发展循环生态绿色畜牧业,加大对村容村貌的整治,将右玉打造成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示范县的要求。
同时,要继续依托商务部门优势,推进“大扶贫”工作。结合商务厅职能,组织学校、企业开展餐饮、家政等培训,并对接有关企业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就业;充分利用品牌行活动、中药材流通等优势,帮助特色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通过壮大县域经济,来实现贫困农民长期稳定增收、稳定脱贫。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里就沉淀多少真情。省商务厅扶贫扶智扶企业扶产业的做法,让帮扶对象不仅有了信心更有了脱贫的目标和技能,真正起到了精准扶贫的作用,扶到了地方政府和农民的心坎上。
本报记者 李若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