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近年来出现的大学生“慢就业”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其并不适合所有的大学生,换种说法就是,大部分选择“慢就业”的学生,其实是无奈之举。当前,一些单位为引进人才而开设的“绿色通道”政策,除了设有“985”“211”的学校门槛外,还往往有“应届毕业生”的身份限定。在倡导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慢就业”看起来还是有助于丰富就业选择,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被就业”现象。
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的“打工者”已经不再是那个“能挣钱就行”的群体,他们越来越重视对工作环境和福利的选择权利。找一份有话语权、有存在感、有发展空间的工作,已经日渐成为很多务工者的普遍想法,大多数人都想通过个人的努力改变自己未来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务工者们,不只是想要获取个人收入的提高,更看重的是在城市生活中拥有存在价值和营造更好的个人未来发展前景。
在这种背景下,“干一段时间换一个地方”的“游击式”务工情况越来越明显。究其本质,“招工难”根源其实是“留人难”。因此,用人单位应多花点心思。企业除了为员工提供令人满意的薪水,还要提供更全面的关怀和福利待遇,以及能够实现人生价值的提升空间。
减少员工流失,在一定程度上会减轻企业招工压力。
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