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介休绵山清明(寒食)文化旅游节盛大启幕

  

“六大亮点”让游客领略寒食文化独特内涵

  本报晋中4月4日讯(首席记者 栗美霞 实习生 孟国宇)坐着飞机看绵山、六大文化基地集中揭牌、民俗文化展演活动、寒食品尝及旅游踏青仪式、忠孝先贤介子推朝拜大典以及清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论坛……4月4日上午,以“寒食源地品寒食·清明绵山踏青行”为主题的我们的节日——2018中国·介休绵山清明(寒食)文化旅游节在绵山风景区拉开序幕。绵山景区精心推出的“六大亮点”让游客深层次领略寒食文化的独特内涵,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本次活动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山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介休市绵山风景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省工艺美术集团和张壁古堡景区共同承办。此次活动也是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增强文化自信,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实际行动。
  在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俗体验基地、山西省三晋文化研究会传统文化研究基地、全国老年康养基地、山西省武术协会传统武术传播基地、健美健美操有氧运动基地、山西老乡俱乐部乡愁文化留存体验基地,六大文化基地集中揭牌。而现场的拳师表演、旗袍服饰表演、踢毽子表演、威风锣鼓表演等民俗活动表演,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众所周知,清明节源于“寒食节”,为纪念一代名士介子推而设。它是中国形成最早、流传最广、内容最多、内涵最丰富的传统节日,传承着中华民族“忠孝”精神,承载着中华文化之魂。为恢复抢救、保护传承“我们的节日”,绵山风景区在中宣部、中国民协、中央文明办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提倡下,从2008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十一届寒食清明文化节,且每年有新意、有规模、有亮点。
  如何科学合理地过好寒食清明文化节,使这一最具民族特色节日的基本文化——“寒食清明文化”适应时代精神,一直是绵山风景区尝试和探讨的关键。近年来,该景区以传统节日为节点,陆续召开各种民俗活动和主题论坛,让节日大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扩展。
  目前,寒食清明文化元素在绵山风景区的历史变迁中也沉淀了大量具有价值的文物瑰宝。有结集出版的《绵山神佛造像上品》、《我们的节日——清明》、《介子推与寒食清明节》、《文化血脉与精神纽带》和《寒食清明的多样与保护》等绵山文化典籍,这些都是清明文化的精神圭臬,丰富了节日文化内涵的同时,为节日新时期的文化空间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近年来,绵山风景区在充分挖掘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的同时,更是注重全民健康养生旅游,恢复寒食清明节中的各种民俗活动,创新发展如荡秋千、踢毽子、武术和拔河等传统健身体育项目,抢救如蹴鞠、娄鸡子等将近濒危的健身项目,将其融入现代休闲生活与度假旅游当中,吸引游客参与,体验这类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丰富了节日内容,突出了文化主题。
  主办方介绍说,希望通过这一届寒食清明文化活动的举办,进一步扩大绵山风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借“我们的节日”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清明节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传承和推广这个传统节日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4-04期

  • 第2018-04-03期

  • 第2018-04-02期

  • 第2018-04-01期

  • 第2018-03-31期

  • 第2018-03-30期

  • 第2018-03-29期

  • 第2018-03-28期

  • 第2018-03-27期

  • 第2018-03-2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