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市区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6.0%,SO2平均浓度同比下降55.4%,重污染以上天数同比下降74.3%——
太原市环保局4月3日公布,根据太原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显示,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市区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6.0%,SO2平均浓度同比下降55.4%,重污染以上天数同比下降74.3%,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蓝天白云越来越多,让人民群众更有幸福感、获得感。
散煤“清零”实现历史性突破
去年,太原市坚持空气质量改善优先原则,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市四大班子领导实行包联制度,深入一线调研指导,同时通过例会调度、明察暗访、督导点评等方式,举全市之力推进各项攻坚行动任务全面落实。
2017年,太原市区散煤“清零”实现历史性突破,市区基本实现原煤禁烧。全年共替代拆除燃煤锅炉1882台,实现市区35吨以下燃煤锅炉“清零”;完成11.6万户农村清洁供暖改造;26个城中村完成整村拆除,拔掉土小锅炉1.2万台;51个棚户片区完成整体拆迁改造,加之一电厂燃煤机组关停,2017年全市减少燃煤430万吨。
综合治理攻坚污染源头
太原市有效控制污染源头,相继完成太钢堆场和渣场治理、西山矸石电厂超低排放改造、钢铁行业特别排放限值改造和焦化厂全面达标治理,工业污染防治进一步提升。摸底排查“散乱污”企业2308家,其中取缔1966家,完成整治250家,停产整治92家,“散乱污”企业整治初见成效。
控制扬尘。太原对307起各类扬尘污染违法行为立案查处,累计处罚411万元;集中清运1079万立方米渣土,中环内建筑垃圾基本完成整治,工地扬尘管控进一步加强。
堵住尾气污染。太原淘汰老旧机动车和黄标车4999辆,黄标车基本实现“清零”;在太钢、二电厂等运输大户推广燃气运输车辆200台;2017年10月1日起全面供应国Ⅵ汽柴油,源头上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
大气污染管控有所提升
太原市积极探索大气污染科学分析与监管,建立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调度平台。通过市区两级财政购买服务,在市区乡镇、主要街道、重点企业安装大气监测微观站683个,实时监测和掌握区域大气污染水平和污染特点;部分城区建立了空气质量污染调度指挥平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应对性管控措施。
太原市在工地安装扬尘在线监控装置,在规模化以上工地安装扬尘污染在线监测设备607台,实时监控工地扬尘污染状况。
本报记者 张剑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