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在县域怎么抓?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如何实现?且看地处黄河金三角黄汾交汇处的农业大县万荣如何做——
4月2日,我省美丽乡村百花节启动仪式在万荣县汉薛镇桃果主题公园盛大举行,以“印象南景·十里桃花”为主题的万荣县桃花节同时拉开帷幕。一场全省的盛事,为何选择了万荣?全域旅游在该县乡村振兴中发挥什么作用?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多次走进了汉薛镇南景村。
“影响力越大,发展机遇越多”
4月8日,万荣的气温达到了29℃,汉薛镇南景村支部书记王兵仍然在忙着接待游客,“6天接待了十几万人,对于我们这个不到2000口人的村子来说,这就是一年中最大的盛事了,我们必须全力以赴。”王兵说。
“6天十几万人,平均一天2万多人,你们是怎么做到的?”听到这样的问题,王兵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介绍说,“举办活动没有人气一切等于零。很多地方举办活动,既怕没有人来,又怕人太多安全压力太大。我们不怕人多,人越多,我们的影响力越大,发展的机会就越多。安全方面我们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这方面我们的底气是很足的。”
放下思想包袱后,就要考虑如何扩大活动影响力。王兵介绍,要想活动出效果,软件和硬件缺一不可,还必须是县乡村三级部门通力合作。
硬件方面,把全县峨嵋岭经济带振兴崛起中规划建设的桃果主题公园、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放到桃花节的“大盘子”里统筹考虑。主题公园既是促进桃果产业提档升级的抓手,又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窗口,兼有农业、观光、采摘、游乐等多种功能。美丽乡村建设除了硬化道路、美化环境外,还按照县里要求加入了“竹风茅韵”的元素,用竹子和茅草搭建而成的200多处大小景观,让城市游客感受到浓浓的乡土气息,愿意在这儿停留、放松。
软件方面,就是宣传。
万荣县网信办负责人李国瑞接过话头说道,“要学会借助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力量。万荣县内有影响力的微信平台有80多个,活动开始前10天,我们就开始通过这些平台定点编发、精准投放,比如我们针对干部群体、万荣在外人士、当年在南景村待过的北京知青、周边游客、各地客商分别投放什么内容,都是提前策划编排好的。这80多个平台有30几万受众,这些受众再把微信转发到他们的‘朋友圈’,形成了宣传上的一种‘裂变’效应,可以说是蓄势待发了。”这几天,“桃花节刷屏”成为了很多人的生活常态。
“软硬兼备”的桃花节吸引各地游客超过15万人次,其中不少游客来自北京、郑州、西安等地,节庆活动的影响力“半径”明显扩大。
“乡亲们挣了钱,才是硬道理”
王晓丽,汉薛镇南文村的一名普通女性,却是乡亲们眼中的“能行人”,今年43岁的她不满足于“孩子娃娃热炕头”的生活,和爱人走南闯北,在河南驻马店承包了一个学校食堂,寒暑假又到运城星河地产公司打短工。得知家乡开桃花节,她带着自己的“姐妹们”回来了,“哪里有钱挣,我就带着姐妹几个去哪儿,这几年县上旅游活动这么多,我们就一个一个跑。她们几个生活都比较困难,我希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她们过上好日子。”
王晓丽在万荣县桃花节的网络招商平台上报名成功后,开始在卖摊煎馍。“这种小吃简单方便,很受游客喜欢。”王晓丽算了一笔经济账,“一个煎馍能有4毛钱的利润,我们5个人一天能摊3000个左右,一人一天挣300多元钱,几天下来,一人能挣2000元,应该快达到脱贫标准了吧。”
此次桃花节上,万荣共设立农家风味桃林宴、桃花童子乐淘淘、世外桃源休闲游、漫步桃林品墨香、桃花香里话丰年、桃花源里话三农、桃花仙境登高望、艺术同心桃林间、桃林英姿展风采9个展区。“9个展区,既是全县工业、农业、文化、特色小吃等万荣元素的一个集中展示,又要统筹考虑经济效益,展区招商优先照顾贫困户,让全域旅游活动成为万荣今年脱贫摘帽的一个重要载体。”该县扶贫办主任林宏说。
在旅游产业扶贫方面,该县一是利用全县六大旅游景区资源优势,实施税收优惠或零税收政策,让群众在景区周边摆摊设点,发展餐饮熟食、旅游纪念品等产业,带动周边20余个村庄近1万人实现增收。二是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利用南景桃花节、万泉梨花节、贾村苹果主题公园、通化樱桃采摘节等节庆活动发展特色旅游观光农业,让更多的贫困户富起来。目前,汉薛镇10公里3万亩桃果经济旅游观光带、通化镇3000亩“文农旅”相结合的樱桃观光采摘园、高村乡和李家大院景区相呼应的千亩葵花观赏园已经形成。
“美丽乡村,就要美出个样子”
南景村一条长长的巷道,“青年上山下乡好”等一幅幅充满知青文化气息内容的墙绘,吸引了众多游客拍照留念。现在游客众多的南景村,发展乡村旅游的时间并不长。
2016年12月20日,王兵对这一天记忆犹新,“我叫王兵,来自美丽的桃园之乡。我们村连续两年举办了桃花节,近年来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希望大家多多关照和支持我们南景村。”在县财政局举行的一场演讲竞争答辩会上,王兵作为演讲代表的南景村,依靠良好的自然条件、鲜明的特色产业和清晰的发展思路,入围万荣县第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
建设美丽乡村,不是一句空话。“南景村耕地面积7022亩,95%以上是桃树,我们的优势是桃。”汉薛党委书记张华峰回忆说,为了开拓眼界,他带着乡村干部到河南、陕西、浙江等地“外出取经”。回来以后,一个“依托全域旅游、融入当地文化、结合特色产业”的思路形成了,“我们就做桃的文章,依托桃花节这个招牌,融入我们的花鼓文化、知青文化,最终形成美丽乡村、桃果主题公园、传统乡村文化、主题桃花节等‘一站式’全域旅游的格局。”
在当年知青居住过的地方进行保护性修复,拆墙添绿、点缀石磨、悬挂古钟,充分挖掘知青文化的新时代意义,一座800平方米的知青文化教育基地在2017年10月建成了;街巷道墙体涂白20000平方米,绘制德孝、桃文化、花鼓、十九大精神等各种元素墙绘1280平方米;村规民约、卫生公约、红白理事会等制度并全部上墙;垃圾清扫清运实现常态化运作。在基础设施做到位的基础上,整个村子充满了文化韵味。
南景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模式很快被全县推广:里望乡平原村以“铁汉公”薛瑄廉政文化为特色建设美丽平原;庙前村紧紧围绕八路军东渡黄河渡口来打造;阎景村紧紧抓住李家大院“善文化”做文章;裴庄乡抓住蒙华铁路和贯通晋陕的黄河大桥特色规划设计……一批产业主导型、现代农业型、历史文化型、旅游观光型的特色乡村正在迅速成长。
“建设美丽乡村,不是单一的,应该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特色文化等结合起来,全县‘一盘棋’,形成村在景中建、人在画中游的景象。”该县财政局局长孙永安说。
近年来,该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以“特色旅游县”的打造助推美丽乡村建设,每年定期策划举办袁家村杏花节、南景村桃花节、高村葵花节、通化樱桃节等系列乡村旅游活动,并全力打造竹风花韵的汉薛桃果主题公园、木风草韵的贾村苹果主题公园、陶风瓦韵的通化小水果主题公园、石风土韵的西村中药材主题公园、沙风水韵的滩涂水产主题公园和南张菇菜主题公园,让现代农业有说头、有看头、有玩头,更让农民有赚头,推动了全域旅游产业和美丽乡村建设在该县蓬勃兴盛发展。
正如万荣县委书记杜中伟对全县干部要求的,要按照各级要求,紧密结合县情村情,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乡村振兴,真正让乡村的产业富裕人,让乡村的发展机会吸引人,让乡村的绿水青山留住人。如今的万荣县上下已形成一种共识:依托全域旅游的“生动实践”,突出自己的特色,实现多产业融合发展、多效益综合显现,才能打造出宜居宜业宜游的新时代美丽新农村,才能让乡村振兴真正落地生根。
(畅大成 马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