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与“绿色发展”相关的新闻很多,其中有三个最为引人关注。
一是有媒体报道,省经信委公布的《山西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2018年行动计划》提出,今年,我省将选择20余个企业、10个工业集聚区开展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创建活动,培育30余个(或类)绿色产品,推进70余个绿色制造项目建设。
二是省财政厅发布消息,截至2017年底,我省共有30个项目获得财政部清洁发展委托贷款,贷款金额达14.26亿元,项目数量和贷款金额均居全国第一。
三是省林业厅对外发布消息,2018年营造林任务在去年400万亩的基础上增加到450万亩,春季要完成360万亩,确保造林完成率由去年同期的60%提高到80%。
它们不仅涉及全省工业、农业方面的发展,而且涵盖了人居环境的改善等方面。既有山西绿色发展规划的部分成果,又有下一步的具体行动。
从根本上说,这也是山西近年来努力实现绿色发展战略的结果。
众所周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均出现了水土流失、噪音污染、废物质污染、森林减少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我国同样没有幸免,并在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接近饱和之时,提出了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开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十九大报告也为未来中国绿色发展指明了路线图。
作为因煤而兴中产生环境问题的山西,也早在前几年就迈开产业结构调整、绿色发展、转型发展的步伐。上述财政厅发布的消息就是一个很好例证,但这与我们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要达到的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
此时,我省提出的《行动计划》和省林业厅发布的消息就是山西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的又一具体行动。
只是,其后要把它们落到实处,才是重中之重。
也就是说,接下来,我们要按照相关标准,创建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培育绿色设计产品等,加大低碳节能改造,加大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降低废弃物及污染物排放强度,并从源头确保产品绿色化。同时,从自身做起,人人参与植树造林,让三晋山川不断绿起来。
对于已经获得财政部清洁发展委托贷款,要切实把它用到支持我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和气化山西等方面的项目中去,既为企业设置绿色门槛,又可倒逼企业实施低碳绿色高效发展。
当然,我们还可以在其他方面做些事情,比如循环使用生活用水等。
只有这样,山西的绿色发展才是全方位的,才会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贠娟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