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区域新闻·大同

蝴蝶蝴蝶兰绽放在塞北小山村

  • 蝴蝶兰开颜色好,新村美景迎客来。

  •   “蝴蝶兰居然还可以长这样啊,真好看!”前来参观蝴蝶兰的游客纷纷感叹。走进大同市南郊区杨家窑村蝴蝶兰基地,长长的花梗、如蝴蝶飞舞般的花瓣、五彩斑斓的花朵,给人眼前一亮,本应该生长在南方的热带花朵,奇迹般地生长在这个塞北小山村里。
      过去的杨家窑曾是有名的“难缠村”,村“两委”班子工作不得当,村集体欠下400多万元外债,村民人均年收入只有2800元,各种上访不断,发展停滞不前。
      2008年开始,杨家窑村开始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他们成立服务公司,承担附近塔山煤矿的煤矸石“排矸”业务,很快见到实效。而后,又接连建起塔山职工公寓、大型材料储备场、项目综合服务部、加油站等设施和企业,逐步实现集体增收、村民致富。村集体经济有了积累后,村党支部书记郭占君乘势推进多元发展。着手转变村内的产业模式,积极引进第三产业,丰富村内旅游项目,村里与台商合作建起华北地区最大的蝴蝶兰生产基地。
      为了让原产于热带雨林地区的蝴蝶兰在这塞北盛放,福龙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宁召咨询专家、实地考察,还不断创新,使热带花朵不仅适应塞北气候,还在继承优良染色体来保证蝴蝶兰的品质基础上,改良研发出多色蝴蝶兰。
      “政府很支持我们蝴蝶兰的种植培育项目,培育的高端蝴蝶兰销量更是不用发愁,百姓们都没见过这蝴蝶兰,每逢节假日都有一波一波的游客来观光,这蝴蝶兰的温室大棚转了结构、富了村子,更乐了百姓。”刘宁召骄傲地说。

    梁佳敏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4-15期

    • 第2018-04-14期

    • 第2018-04-13期

    • 第2018-04-12期

    • 第2018-04-11期

    • 第2018-04-10期

    • 第2018-04-09期

    • 第2018-04-05期

    • 第2018-04-04期

    • 第2018-04-0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