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深度报道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2018年行动计划的出炉,这意味着 ——山西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要做大

  作为能源大省,我省培育和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应用,对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省经信委日前出台的《山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2018年行动计划》提出,我省将切实发挥比亚迪、吉利等龙头企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培育做大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今年的目标是推进一批重点项目投产或部分投产,力争全年完成投资50亿元以上;推动一批龙头企业实现规模化生产,全省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达到30万辆;引进一批核心配套产业项目,培育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协作产业链。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电动汽车领域重点推进山西成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年产30万辆汽车(电动乘用车)技改项目、山西新能源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吉利汽车)GE12电动车产品及生产线项目、陕汽大同电动重卡项目等项目建设。甲醇汽车领域重点推进吉利汽车山西公司甲醇整车制造项目、山西北达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发动机等项目建设。燃气汽车领域重点推进江铃重型汽车有限公司整车生产、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一代安全高效舒适性高端重型卡车开发等项目建设。配套产业领域重点推进山西中科忻能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亿安时镁基锂离子电池项目、临汾沃特玛动力电池及配套产业项目、山西江淮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中船重工晋城新能源装备产业园项目、上海鑫育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电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等项目建设。
  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按照“统筹规划、科学布局,适度超前、有序建设,统一标准、通用开放,依托市场、创新机制”的原则,加快推进充电设施建设。坚持改造与新建相结合,优先在现有加油站布局甲醇加注设施;统筹加油站与甲醇加注站建设规划,适度超前推进加注站建设。制定燃气加气站专项建设规划,加大建设力度,形成布局合理、满足需求的供应体系。依托大同、长治、运城、临汾、太原、晋城六大产业集群,围绕区域产业优势和特色产品,发挥我省钢铁、铝镁等能源原材料优势,推动形成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
  推进产业集聚发展。落实产业基地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太原、晋中、长治电动汽车产业集聚区,晋中、长治甲醇汽车产业集聚区,太原、大同、运城燃气汽车产业集聚区建设。逐步建立产业基地监督考核和动态调整机制,督促相关产业基地完善配套政策,落实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建设力度。结合全省产业发展状况和基地建设推进情况,适时对产业基地进行调整,不断优化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山西新能源、大运、成功等整车企业发展需求,引进一批关键、核心零部件优势企业,培育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电池、电机、电控、充电设施等协作产业链。依托我省铝工业资源基础及产业优势,引进铝合金车身、铝合金轮毂等配套企业,推进新能源汽车轻量化。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4-16期

  • 第2018-04-15期

  • 第2018-04-14期

  • 第2018-04-13期

  • 第2018-04-12期

  • 第2018-04-11期

  • 第2018-04-10期

  • 第2018-04-09期

  • 第2018-04-05期

  • 第2018-04-0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