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晋周刊

本土电商为何尚未做大?

  • 外卖小哥在车流中穿梭。本报记者 王昕 摄

  •   在对山西电商企业、技术企业的采访中,记者发现大家都对山西的互联网+发展非常重视,也都在尽心尽力做事。不过,有时候,光靠尽心尽力未必就一定能把企业做好。
      太原一位做过电商生活服务平台但最后不了了之的汪先生说,行业内有很多电商不靠谱,主要靠项目到政府有关部门圈钱,业内说是玩儿虚的。汪先生说,一般本土电商包括同城平台没实力做强做大,到现在没有特别成功的案例,关键因素是山西人进取心不够。
      中北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王璐说,十几年前做互联网的时候,山西最牛的平台是龙城热线。这个网站还在,但是一些信息已经很久没有更新。很多山西人都做过同城社区平台,都没做起来。根本原因不是山西消费者没需求,确实是营销能力、策划能力、推广能力、运营能力比较差。市场、资本只是辅助因素,最根本的还是人的因素。
      王璐分析,同样是同城市场,为什么滴滴美团来了,就能把市场拿下来?表面上看是用资金砸,但美团滴滴每个城市都有独立的团队服务本地人群。美团现在横向进入了多个垂直领域,包括外卖、电影票、酒店预订、短租以及打车,甚至是支付、零售市场。这种多元化扩张,和我们一般认知的商业模式有着很大的差别。她认为,最大的不同是美团关注消费者,而不是竞争对手。只要消费者需求的,美团就提供,这样可以有无限的业务延伸。于是,美团自己开创独特的闭环模式。另一方面,美团不在垂直领域做深做透而是多元化扩张,类似建造生态圈,大家相互依存,互利互惠,才能长久。这也是本土电商眼光看不到的地方。

    崔晓农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4-17期

    • 第2018-04-16期

    • 第2018-04-15期

    • 第2018-04-14期

    • 第2018-04-13期

    • 第2018-04-12期

    • 第2018-04-11期

    • 第2018-04-10期

    • 第2018-04-09期

    • 第2018-04-0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