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行业文明的代表者 表里山河的诠释者—— 我省首届“大槐树杯”百名金牌导游大赛掠影

  四月,春和景明。四月,也因为民国才女林徽因那首著名的诗篇《人间四月天》而让人觉得是爱、是暖、是希望。承载着旅游从业者的无限希望,在这美好的四月天里,19日上午,我省首届“大槐树杯”百名金牌导游大赛在洪洞县拉开序幕。此次大赛是2018省旅游发展大会“双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旅发大会16项活动的“开场锣”。在为期七天的时间里,150名参赛者将角逐百名金牌导游的桂冠。
  那么,作为迄今为止我省导游行业规模最大的专业赛事,本次金牌导游大赛与以往的导游大赛相比有哪些亮点?对此,记者对相关人士进行了采访。

打造金牌队伍是旅游业发展必然

  导游在旅游业中占有着重要地位,是宣传一个地区形象的重要窗口,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全省工作在旅游行业一线的14603名导游,已成为展示山西旅游形象重要的窗口,更是行业文明的代表者。
  目前,我省立足黄河、长城、太行独有的山水风光禀赋和历史文化底蕴,正在举全省之力锻造三大旅游板块,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全域旅游目的地。因此,加强导游队伍建设,对于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据悉,本次大赛首次开创了全省旅游服务高技能人才选拔培养模式。通过对导游职业道德素质和综合知识储备水平、专业讲解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文明旅游引导能力等方面的考核,突出导游职业道德的树立、职业技能的比拼、职业形象的展示,让优秀导游人员脱颖而出,从而打造一支思想好、有理想、有知识、有修养,符合旅游业发展需求的金牌导游队伍。

参赛项目设计更具前瞻性

  据了解,大赛分选拔赛和决赛。选拔赛即各市旅发委、省导游协会先期组织,从2017年10月到2018年3月期间,共有来自全省的1000余名导游参加,经过层层角逐,150名胜者进入决赛。决赛中,这150名参赛选手通过情景再现、风采展示、自选(景点)讲解、才艺展示和终极问答五个环节,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艺和形象。
  大赛评委之一、国家旅游局导游大赛评委专家库成员许萍说,相比以往的导游大赛,本次大赛的项目设计体现出较强的前瞻性、务实性与创新性,更注重导游的整体素质。比如:在风采展示环节,150位选手按抽签顺序进行1分钟个人展示,提前上交背景视频资料,要从“职业感悟”“家乡美”“旅游人”“旅途事”四个主题中选择一个或多个,结合职业特点和带团经验,讲述自身及旅游行业中发生的真实感人的好故事,以小见大,反映旅游行业的精神风貌和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
  同时,大赛新增加的话题评述,也是当下公众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这就要求参赛者有较广的知识面和自己的独到见解。热点话题包括文旅融合、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自驾车房车旅游和三大旅游板块等。
  “这是一场高规格的赛事,也是全省导游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其实得不得名次无所谓,有幸参与,对我来说就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第一次参加大赛的新绛县龙兴寺景区的文慧娟如是说。

奖金额度高是本次大赛显著特点

  省旅发委行业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与以往导游大赛相比,本次大赛在奖项设置上最显著的特点是,获奖人数多、奖金额度高。即:评选出的百名金牌导游,每人奖励2万元;再按照分数高低从100名金牌导游中评选前十名选手,设一等奖1名,再奖励1万元;二等奖3名,每人再奖励5000元;三等奖6名,每人再奖励3000元。
  另外,省总工会对符合条件的选手按程序授予“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或给予记功奖励;团省委对符合条件的选手按程序授予“山西青年五四奖章”或“青年岗位能手”称号;省妇联对符合条件的女性选手按程序授予“山西省三八红旗手”或“山西省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省旅发委行业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大赛规模大、时间长、有创意,比赛过程科学合理,从导游工作实际出发,重点考核导游综合能力。通过大赛,使真正具有丰富带团经验、具备优秀素质的导游脱颖而出,让他们成为表里山河的最美诠释者。

本报首席记者 栗美霞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4-19期

  • 第2018-04-18期

  • 第2018-04-17期

  • 第2018-04-16期

  • 第2018-04-15期

  • 第2018-04-14期

  • 第2018-04-13期

  • 第2018-04-12期

  • 第2018-04-11期

  • 第2018-04-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