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新产业 新动能 新生机

  

—— 探秘山西经济发展“新”之路


  高科技产业、共享经济、电子商务、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一批新产业和新业态持续“引爆”山西市场,逐渐成为市场“新宠”。从去年开始,山西经济度过漫长的低谷期,表现较为抢眼,而新动能就是不容忽视的“功臣”。
  省统计局总统计师、新闻发言人卫永杰表示,新兴产业代表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发展山西经济新动能的重要一环,要在体制机制、政策环境等方面加大支持,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7%,增速较2017年全年加快3.8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5.5%,较2017年全年加快17.9个百分点。”卫永杰告诉记者,装备制造业增长23.9%,在装备制造业中,汽车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均增长20%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7.2%,较2017年全年加快7.2个百分点。
  透过数据,我们看到的是新动能的快速崛起。当前,与“互联网+”联系密切的新兴产业正成为市场“新宠”,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加快推进扩大了发展空间,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此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推动了体制环境、政策环境的改善,创业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事实上,新动能不仅是山西经济强有力的支撑,对当前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也至关重要。新动能带来的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还有新生产力的涌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这推动了经济增长含金量的提升,促进经济持续稳中向好发展。
  “了解新产业用电量的情况,就是很好的观察窗口。”卫永杰表示,从产业看,一季度,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长18.3%,快于第二产业9.2个百分点。主要工业行业中,除高耗能行业外的其他行业用电量增长12.8%,快于高耗能行业7.2%的增速。此外,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增长26%,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用电量增长1.1倍。这说明,这些新产业和新行业都在发展中拥有不俗的表现,带动山西经济稳步发展。
  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往往也推动着就业的增长。快递员、外卖送餐员、滴滴司机……这些如今我们生活中几乎每天都能接触到的职业,在十年前几乎都还未诞生。正是由于新兴行业的迅速发展,才让新动能成为社会新增就业的贡献者。据统计,截至3月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汽车制造业从业人员增长29.4%;规模以上服务业中,房地产中介服务业从业人员增长2.3倍,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从业人员增长89.9%。我省新兴行业从业人员增势明显,也从另一个角度展现出新动能的集聚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新产业、新动能也渐渐成为我省稳定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福祉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力量。数据显示,一季度,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迅猛,网络商品零售额增长24.8%。全省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中,通讯器材类消费增长35.7%,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19.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2.1%。此外,旅游消费持续活跃,全省旅游总收入、接待国内旅游者分别增长24.8%和25.2%。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升级类商品销售快速增长。
  “未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山西经济新动能有着广阔发展前景,支撑作用将会继续增强。”卫永杰说。

本报记者 王蕾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4-25期

  • 第2018-04-24期

  • 第2018-04-23期

  • 第2018-04-22期

  • 第2018-04-21期

  • 第2018-04-20期

  • 第2018-04-19期

  • 第2018-04-18期

  • 第2018-04-17期

  • 第2018-04-1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