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应急实战能力 强化公众震情观念
本报太原5月10日讯(记者 王佳)今天上午,伴随一声警报,我省慈善职业技术学校300余名学生迅速撤离教学楼,太原市抗震救灾综合演练随之拉开帷幕。
据了解,本次演练模拟的是2018年5月10日08:46,在太原市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整个演练出动人员350人左右,参演车辆15台,参演部门10余家,分为5个阶段模拟了7项工作任务。演练科目设置有:群众自救互救、震情灾情速报、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专业救援救治、灾民转移安置、救灾物资紧急调运、演练总结点评。
演练中,首次尝试借助社会组织的资源,加上社区的动员,社工的参与,探索形成“三社联动”在防灾减灾救灾方面的新模式。首次使用信息化、高科技手段,防灾减灾救灾应急平台迅速启动响应,缩短了通信联络时间,提高了信息传递的即时性和统一性。
此次演练,进一步增强了应急实战能力,强化了单位、公众的震情观念和忧患意识、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