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的臭水坑成了文化健身广场,自来水进家了,水浇地增多了,村民的大小困难也有人管了,现在的村委会办了很多实事。”大同市广灵县壶泉镇赵庄村村民赵兴福掰着指头夸起了村里这几年的变化。
赵庄村是个只有300多人的小村庄,前些年,由于村里农业基础较差、产业结构单一,村民种地收入不高,村里也是镇上为数不多的深度贫困村。这几年村里调整农业结构,打机井、新增水浇地,发展循环高效种植养殖园区,这不赵庄村的村容村貌整洁了、群众收入提高了,2017年底村里实现了整村脱贫的致富目标。
村民富不富、全凭党支部。这句话在赵庄村村民口中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实实在在地体现在了大家伙的日常生活中。赵庄村虽然只有300多人,但是村两委办事却件件公正、透明,村里完善了《村民自治制度》《村民规约》,推行“四议两公开”的作法,做到了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建立健全了“三资管理制度”,让村民对村里的“家底”清楚明白。
“诚心为民、民必理解;真心为民,民必拥护。”这句话是赵庄村党支部书记赵军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村干部时刻把群众的困难放在心上。这几年,每到春耕备耕期间,村干部都会挨家挨户了解村民情况,在了解到还有村民因经济困难没钱购买化肥的时候,村委会出面协调为村民先后累计解决了近百吨化肥、万余斤种子,解了大家的燃眉之急。村民赵多禄夫妇、孙百花、白桂花等因长期患病、行动不便,每次需要到医院治疗时都是村干部接送去县城医院看病治疗,村民们一提及此事都感动地竖起大拇指!
群众日子过得好不好,关键还看腰包鼓不鼓。这几年赵庄村在国家各项扶贫惠民政策的支持下,在县委办的扶贫帮助下,去年与邻村白家坟、涧西三个村共同投资成立了广灵县带丰农牧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循环高效种养殖园区,新建标准化大棚10座,年出栏生猪3200头规模养殖场一座。做为资产性收益,使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1户84人,年人均分红1400多元。同时,带动鼓励村民种植蔬菜和高寒特色杂粮、让村民加入养殖合作社,通过技术指导、产销一体形成本村养殖规模,在村党支部的努力下,2017年赵庄村实现了整村脱贫的目标。
将村里的臭水沟变成了休闲活动广场、完成了自来水入户目标、安装管灌6000米、修砌防渗渠1400米……这些年,赵庄村先后荣获了“省级卫生村镇”“先进党支部”“山西省示范农家书屋”等一系列荣誉,今年,村支部书记赵军被省劳竞委授予“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如今的赵庄村人均收入稳步提高,村民们信心十足地向着致富小康路奔跑。
本报记者 刘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