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市县新闻

朔州平鲁区农民踏上致富快车道

  

土地流转注活力

  “我的耕地流转出去后,每年收入16680元,有这么高的收入得益于烨明农牧专业合作社。”现年69岁的朔州市平鲁区下木角乡下木角村村民支春业高兴地对记者说。
  平鲁区耕地大多为山坡地,土地耕作条件差,且交通不便,流转土地费用偏低,烨明农牧专业合作社为了使贫困户在流转土地方面能有更多的收入,以每亩地200-300元的流转费用流转土地。2017年,该社共流转下木角村和边庄村108户土地,共计3700余亩,合计流转费用约61.46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1户、439.3亩,合计流转费用约8.79万元。
  据了解,大部分土地流转收益超过了其每年种植小杂粮的收益,老百姓不再需要投入劳动力就能获得可观收入。

岗位扶持促增收

  “我和妻子现在也能月月领工资了!”下木角村村民张兵激动地告诉记者。
  据了解,自2016年流转土地后,张兵和妻子就常年在烨明农牧专业合作社务工,因务工表现良好,被聘为固定职工,两人每月工资合计6000元。年收入除流转土地收入外,工资约7万元。这对一个普通的农户来说,收入翻了好几番,而且从种植中药材外行到学会中药材种植技术,现在夫妻俩已成为这里的优秀技术人员。
  在流转土地后,有劳动力的农户可以选择来烨明农牧专业合作社务工,而且该社临时务工多为人工除草等低强度的劳动,大多数没有职业的农村妇女及老弱者也能劳作。临时务工按天付劳务工资,多为100元/天。
  这样,老百姓在务工时间选择上更灵活方便。其次,该社务工方面也优先考虑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雇用临时工238人,共计务工费用约34.48万元,其中下水头乡建档立卡贫困户7人,共计费用约1.5万元;下木角乡建档立卡贫困户32人,共计费用约7.4万元。

龙头带动帮造血

  几年来,烨明农牧专业合作社在退耕还药方面积极探索,在扶贫方面凸显出了退耕还药对于退耕农户短期收入增长效果明显。2017年,在区政府支持下建立1000亩连翘种植基地,退耕46户1026.9亩,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户481.14亩。
  另外,从长期收入增长效果来看,5年后退耕还药农户将得到每亩50元的利润分红,种植药材对于农民的经济收益也是一个巨大的帮助。
  该社在政府政策的帮扶下参与了全区“企业+贫困户”资产收益扶贫模式,把利润全部拿出来分给建档立卡贫困户,真正从“输血”向“造血”转变,实现“产业有发展、农户有增收”的目标。资产收益帮扶贫困户100户,每户每年分红1500元,三年分完。
  资产收益扶贫将原来的“资金到户”变为“分红到户”,把扶贫资金变成了“下蛋鸡”,实现了“钱生钱”,既撬动了社会资本,又培植壮大了当地优势产业,帮助政府让贫困户获得了持续稳定的收入。
  在此基础上,尝试有条件的村子整村推进种植药材。2016年,下木角村26户共种植黄芪449.8亩。2016-2017年边庄村24户共种植1000亩。合作社通过向社员及贫困户提供种植药材专用肥、籽种、农资等生产投入,并统一进行技术指导,社员投入劳动负责药材种植管理,药材统一回收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使农民通过参与种植不仅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收入,而且还学到了药材种植和管理技术。
  目前,该社建立科学示范户达60多户。辐射带动下木角村、边庄村、白殿沟村、口前村等地的200多家农户,种植中药材近2800亩,发挥了规模效益。近年来,社员亩产值达5000元以上,比种植普通农作物高出近7倍,老百姓增收非常明显。

本报记者 刘成根 通讯员 谢宏 武杰佳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5-27期

  • 第2018-05-26期

  • 第2018-05-25期

  • 第2018-05-24期

  • 第2018-05-23期

  • 第2018-05-22期

  • 第2018-05-21期

  • 第2018-05-20期

  • 第2018-05-19期

  • 第2018-05-1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