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华风晋韵

我与迎泽公园的美好往事

  • 迎泽公园一角。 本报记者 高在中 摄

  •   

    如果让太原市民选一处心灵憩园,或精神乐园,那非迎泽公园莫属。


      迎泽公园是建国初期修建而成的,位于太原市的市中心,而且是市区最大的公园。
      迎泽公园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色。首先它有一个面积很大的活水湖——迎泽湖。关键词是活水湖。因为太原城有一个城西水系,由北向南连接着好几个集园林与水系为一体的公园,如龙潭公园、饮马河公园、西海子公园、南海子公园,最后汇入迎泽公园。其次它有众多的树木、花卉,数目、品种繁多而珍贵。另外还有好多处土丘修砌成的秀丽多姿的假山。
      更值得称道的是,迎泽公园有很多颇有文化内涵的人文景观。最令人瞩目的是从太谷县一砖一瓦迁移而来的藏经楼。据说迁移的时候,每一块砖瓦都标记了具体是多少号。藏经楼与太原的标志性建筑——永祚寺的文峰双塔,遥相呼应、相映成辉,而且位于同一条纬度线上,因此,这条线也被称为龙城太原的文脉。
      从迎泽公园北门进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太湖石景区。据说这些太湖石是从阳曲县一个私家院落搬迁而来。
      沿湖而建的一条曲折婉蜒、色彩艳丽的长廊也很有文化韵味,长廊内横梁上的彩绘很是温馨、喜庆,有瓜、果、桃、李,各种花卉,还有孩子们读书、玩耍的场景,感觉很有情趣。
      当然汉白玉砌成的七孔桥,以及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大象滑梯也都是迎泽公园的文化标签。
      孩提时,我最向往的地方就是迎泽公园,最期待的项目就是划船。父母带着我们姐弟三人,分坐船头船尾,一家人其乐融融。随着两支浆在父母手里灵巧地划动,小船箭一般飞速前行。尤其赶上黄昏时分,那景色是美得不得了。夕阳照来,湖面上跳跃着金子般的光芒。湖岸边有美妙的手风琴的声音传来,是旁边山西歌舞团的演员在拉奏,曲子是当年十分流行的《我为祖国献石油》。
      夕阳西下,泛舟迎泽湖的情景,多年后浮现在我的眼前,是在山西大学音乐系听弦乐四重奏时。那年,山西大学音乐系青年教师们组织了一场弦乐四重奏的音乐赏析演奏会。也就是一边演奏,一边告诉人们怎么欣赏音乐。当演奏完柴科夫斯基《六月船歌》后,主持人深情款款地说:“在听这首音乐的时候,你的脑海中应该浮现出自己泛舟湖面的情景。你正在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眼望着波光粼粼、水波荡漾的美景。”这个时候,我脑子里全部是夕阳下泛舟迎泽湖的画面。
      公园里吸引孩子的还有旋转木马。孩子们骑在马、鹿、羊、大象等动物身上,高低起伏,既惊验又刺激。
      对了,还有令人留恋的大象滑梯。设计者把大象的鼻子做成滑梯,孩子们从大象后面鱼贯而入,然后顺大象鼻子“嗖”地轻松滑下。2016年迎泽公园改造,广大市民纷纷要求要保留大象滑梯。
      上小学的时候,太原市少年宫召集全市的“红小兵”骨干进行培训,我作为学校“红小兵”大队长,也参加了这项活动。看清楚了,是“红小兵”,那个年代,少先队被改成了红小兵。少年宫紧临迎泽公园。培训的最后一天,少年宫在迎泽公园组织了一场大型集体活动——抓特务。就是把一些像特务样貌的纸板,放在公园各个不同的角落,让大家寻找。这个活动像极了现在浙江台大型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
      那一天公园下着雨,但丝毫不影响我们兴奋的心情,大家奔跑着、寻找着,心里紧张,但在雨中无比快乐。
      令人回味的是今年春天,《奔跑吧,兄弟》到迎泽公园来做节目了。邓超、李晨、陈赫、鹿晗、Angelababy来了,宋小宝也来了。迎泽公园人头攒动。人们纷纷争睹明星的真容。没想到,客串的宋小宝抢足了风头。
      场边围观的一位大姐问等待演出的宋小宝:“我觉得你是我们山西人,是吗?”宋小宝机智的回应令人捧腹:“是,我是山西人,我为煤炭代言。”这个场景被拍成视频发到微信朋友圈,引起大家会心的一笑和纷纷点赞。
      明星们走后的第二天,我在迎泽公园散步,突然听到这样一段对话。一个中学生对她的同学说:“昨天,跑男来公园了,不知为什么大家都喜欢那个黑人。那个黑人是谁啊?”我真有点心疼宋小宝了,都已经这么红了,可年轻的孩子们却已经不认识他了。看来,后浪已经把小宝拍到沙滩上了。
      上中学的时候,正赶上改革开放,中国正从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短缺经济正向商品丰富转变。当时,全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到处都搞商品展销会。这股风也吹到了太原的公园。当时太原的迎泽公园,文瀛公园(当时叫人民公园,后改儿童公园)都搞商品展销会。迎泽公园商品展销会的规模很大,而且从白天延续到黑夜。那时,我们白天上学去不了,到了晚上,便约几个同学,骑上家长的自行车,乐此不疲地往公园赶。那人是相当的多啊,整个公园仿佛是人的海洋。人们再也不用粮票、布票、购物本了,在这里,只要有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我记忆当中,现炸现卖的油条,太原人叫麻叶,在展销会上特别吃香。又是白面,又是油炸,不用心疼粮票,价格也不贵,而且充分满足了当时肚子里缺油水的人们对油腻食品的追求。
      四年的大学是在太原上的,迎泽公园当时很受大学生们的青睐,每每有什么活动,都乐意选在这里。那一年的五·四青年节,我们班组织大家集体在迎泽公园划船。为安全考虑,每船均是两男两女配置。春光旖旎、水波荡漾,再加上湖水微甜的味道,树木、花草的清幽香味,让我们陶醉。不一会儿,大家兴致勃勃地打起了水仗,也许是玩得太投入了,我们的船里积了很多的水,整个船发生了倾斜。很快,船便翻进了湖里。当时我的脑子不容我细想,只想着救人,于是我两只胳膊分别抱住两个女同学奋力向湖岸冲去。生死瞬间我选择了不顾一切。其实,湖水还是很深的,救人也是很危险的,尤其对从来没有在水中救人经历的我来说。
      还好,我们平安地上了岸。但一上岸,我的腿就软了,感到特别后怕。尽管当时我一点也没犹豫,但谁也无法预料后果。
      上岸之后,我沉默了很久很久,周边的事情对我来说,一切都是空白。
      甜蜜的恋爱,始于秋季。正值迎泽公园菊花盛开的时候,我和女朋友相约去看每年举办一次的“金秋菊花展”。当时我已大学毕业分配到报社工作。我带着比较专业的日本理光相机去拍菊花,同时也拍下了女朋友的倩影。
      除了菊花展,迎泽公园的牡丹园也名气很大。春夏之交,牡丹园先是开一园子的牡丹,半个月后,牡丹刚一凋谢,一园子芍药又竞相开放。好不热闹。
      恋爱期间,我和女朋友最常去的地方就是迎泽公园。白天去,晚上也去。相对而言,夜晚的迎泽公园也很适合谈恋爱。因为既清静还相对安全。当时的公园只有很少的一些路灯,不像现在的迎泽公园灯火通明。
      当时公园刚实行免费,是全开放的,到处可以进出,到了晚上没有什么管理人员和保安。现在不同了,只有几个大门可以进出,而且有专门的管理人员,保安晚上也不停地在公园巡察。
      那时没有探头,晚上也不存在闭园一说,现在十点半就清园了。
      在我们谈恋爱期间,公园就发生了一起恶性案件。一对恋人在迎泽公园谈恋爱谈到很晚,让几个社会小流氓给碰上了。这几个小流氓把女孩的男朋友强行拉到很远的地方,然后把女孩轮奸了。
      这个案件最后破案了,可晚上谈恋爱的人变得提心吊胆了。
      结婚了,有了孩子了,我们一家三口还是经常到迎泽公园玩耍。还是经常划船,先是用浆划,后是脚踏,再后就成了电动了。但最让我留恋的还是用双浆划的船。
      在我人生的每一个驿站,都有迎泽公园的相伴。
      2017年10月1日,经过一年多的改造,迎泽公园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开门纳客。
      相比于以前,绿色更多了,水域更大了,水榭、楼阁、船舫等仿古建筑新建了很多,这些建筑大多体现着明清风范。
      公园让人们更亲近自然,更能享受园林之美。
      公园花卉的栽植充分考虑了时令更替,因而一连差不多三个月,各种鲜花陆续开放。从3月下旬开始,山桃花、迎春花、连翘等一批报春的花儿最早展示自己的美丽,紧接着杏花、梨花、白玉兰、梅花、海棠花、樱花、郁金香纷纷盛装亮相。到4月底,是牡丹独步天下,引得全城总动员,携老带小纷纷观看迎泽公园的牡丹秀。牡丹刚刚落幕,在同一园子里的芍药又开得花色满园。
      时令进入到5月底,芍药还在延续着自己的鲜艳,但不承想,玫瑰和月季又联袂出场,争香斗艳,把个公园弄得香气冲天。
      以前对这些花呀,草呀,分不太清楚,经常搞混了。现在好了,不论任何的树木、花卉、青草……我们在手机上下载一个“形色识花”的小程序,就可通过拍照来识别了。这样一来,迎面而来的每一样植物,仿佛都成了我们的熟人啦。
      在迎泽公园可以尽情欣赏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朝阳晚霞。在清晨可以听各种鸟雀的欢叫,在傍晚又可以沉醉于蛙声一片。
      下雪的日子,可以带一套小茶具,一个小暖瓶,在木香园的亭阁里,烹一壶香茶,一边品茗,一边欣赏飘飘洒洒的雪景。雪中的迎泽公园并不单调,相反还显得很热闹。水榭、楼阁、船舫厚重的、仿古的红色任多大的雪也抢不走它们的存在感和它们的热闹。在大雪中,它们亮丽的红色基调格外出风头。
      下雨了,迎泽公园则展现出风情万种的一面。噢,公园里竟有那么多鲜艳的雨伞在移动,原来有很多人在雨中漫步,寻求自己内心的风景。雨落到雨伞的声音,落到树木的声音,落到亭台楼阁上的声音,落到湖里的声音各有各的美妙。
      人们也很钟情于迎泽公园的夜晚。等到落日余辉慢慢淡去,夜色还没有完全笼罩迎泽公园的时候,我们的眼前一下变得灯火通明。于是,一个炫丽而美妙的公园之夜开始了。
      晚上人最多的是围绕公园一大圈的塑胶跑道。健身的人们或一路小跑,或快步疾走,或悠闲散步。
      另外,跳舞的人也很多。有跳广场舞的、水兵舞的、交际舞的、新疆舞的、健美操的,偶尔也有年轻人在尬舞。
      这么热闹的夜晚,当然缺不了音乐。有专门吹奏抒情歌曲的小乐队,有胡琴伴奏的晋剧,有京腔京韵的京东大鼓,有悠扬清亮的笛子演奏,还有手机音乐助兴的卡拉OK。
      光与影,声与舞,人与亭台楼阁构成了迎泽公园夜晚美好的旋律和图景。
      我们生长在钢筋水泥构筑的现代化大城市里,太需要与树木、花草、湖泊等大自然亲密接触了。所幸,我们的城市正修建起越来越多的大大小小的公园。
      希望这些公园能陪我们疯,陪我们笑,陪我们容颜慢慢老。

    赵冰峰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6-05期

    • 第2018-06-04期

    • 第2018-06-03期

    • 第2018-06-02期

    • 第2018-06-01期

    • 第2018-05-31期

    • 第2018-05-30期

    • 第2018-05-29期

    • 第2018-05-28期

    • 第2018-05-2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